陆军某旅野外驻训紧贴实战需求调节官兵“生物钟”——
作息怎么办,战场说了算
■解放军报记者 危乔巧 特约通讯员 赵前松
该旅组织夜间战术训练。黄振宇摄
夜色如墨,丛林深处一片沉寂。
凌晨4时,某野外驻训场宿营地,陆军某旅某连官兵正沉浸在睡梦中。突然,一阵急促的哨声撕破宁静,正在熟睡的官兵立即清醒过来。
“接上级通报,‘敌’夜袭分队接近我宿营地域,全连紧急撤离!”连长王浩下达指令,官兵迅速穿戴装具、携带武器、登车出动,准备投入战斗。晨曦微露时,连队已完成数十公里隐蔽机动,消失在密林中。
清晨7时,本是早餐时间,下士粟勤却与战友一起,操纵战车驶向目标地域。机动途中,粟勤撕开自热食品包装袋,目光警惕地观察着窗外。“根据‘清晨紧急拉动’战斗模块规定,热食保障暂停,撤离时个人战备食品必须备足。”粟勤告诉记者。
粟勤所说的“战斗模块”,源自该旅野外驻训根据实战需求制订的训练计划表。翻开训练计划表,记者发现,传统的“作息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按任务划分的“战斗模块”:清晨紧急拉动、午后隐蔽侦察、夜间实弹射击……每个模块不仅明确标注了“时间弹性范围”和“突发情况处置预案”,还对“用餐时间和方式”“野外驻扎注意事项”等内容作出细化。
“过去驻训,作息时间与在营区时大体一致。官兵习惯了规律作息,一旦遇到长时间训练或夜间战斗,很可能因‘生物钟’紊乱导致反应迟缓、判断力下降。”该旅作训科刘科长介绍,今年驻训,他们在晨间、正午、深夜等时段穿插高强度训练课目,并通过延长夜间训练时长、跨昼夜连贯组织战术考核等方式,让官兵逐渐习惯“倒时差”,保证无论战斗何时打响,都能快速进入状态。
“前方遭遇小股‘敌’袭扰!”接到特情通报,粟勤所在班按照指挥员指令迅速前出清剿,圆满完成任务。随后,官兵一路应对接踵而至的特情,抵达目标地域已是夜幕低垂。大家两人为一组,窝在战车旁的简易掩体里轮流休息。
“走到哪打到哪,休息时也要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粟勤感叹,“脑子里那根打仗的弦,比以往驻训时绷得更紧!”
深夜11时,该旅基本指挥所内灯火通明,参谋李昭辉紧盯态势图,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发出一道道指令。“‘敌’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我们‘脑袋里的时钟’必须跟着战场走。”他抽空对记者说。
“根据实战要求调节官兵‘生物钟’,目的是争夺战场上的‘时间主权’。”刘科长表示,只有平时习惯随时准备打仗、随时能够打仗的战斗节奏,战时面对瞬息万变的情况才能灵活应对、克敌制胜。
前不久,该旅驻训分队预设数十种复杂情况,组织了连续3天的跨昼夜营战术考核。参训官兵克服挑战、灵活应变,总评成绩均达到良好以上,部队全天候持续作战能力得到有效锤炼。
驻训管理要遵循“战场逻辑”
■杨 悦
一支时刻想着打仗的部队,头脑里不会存在“空白时间段”与“视野盲区”。从作息时间依战斗节奏而定,到岗哨设置以实战需求为准,部队的实践告诉我们,实战化的驻训管理,才能推动野外驻训从“换个地方训练”向贴近真实战场的战斗锤炼转变。
深化野外驻训管理,必须打破惯性思维,让驻训场上每个细节都遵循“战场逻辑”,让官兵最大程度感受实战环境、提升战场适应能力。睡觉、吃饭、站岗等细节的变化,本质上都是为了提高官兵能打仗的本领。当驻训场每个角落都透出“随时准备战斗”的紧迫感,官兵才会产生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本领恐慌,更加主动地锻炼自己、投身战斗。
驻训管理向战而行,本质是对“练为战”标准的贯彻和遵循。时间、空间、人员、装备……只有将实战思维、战场意识渗透到驻训场上每个环节和模块,才能在浓郁的硝烟味中为部队淬火加钢、锻造制胜铁拳。
岗哨设置“战味”更浓
■武警河北总队秦皇岛支队参谋 马小永
前段时间,我和机关人员一起到野外驻训点检查工作时发现,驻训点门口岗哨由过去的单人固定哨调整为双人游动哨,两个哨位视野交叉,更容易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敌”情。这让我不禁感慨:野外驻训,岗哨设置“战味”越来越浓了!
去年驻训期间,我到某中队驻训地开展军事训练考核评估。直到车辆到达营门口闸杆前,哨兵才发现情况匆匆赶来。原来,营门口正在施工,围挡影响了哨位观察视线,导致哨兵没能及时作出反应。我回放营门监控录像时发现,此前有一辆地方车辆驶过警戒线,哨兵也因视线被遮挡没有及时察觉。
那天,我和该中队干部骨干聚在一起,共同剖析问题所在——中队一开始选定的岗哨位置便于哨兵观察,但后来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执勤部署没有及时调整,导致警戒观察出现盲区,存在安全隐患。
检查其他单位岗哨设置时,我还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点位需要警戒的范围很大,仅设置一个固定哨难以有效应对突发情况;有的点位周边遮蔽物过大,哨兵无法全方位观察情况;有的点位岗哨之间距离过远,哨兵难以快速互联互通……
后来,支队机关根据我汇总上报的情况,制订下发了《野外驻训岗哨设置规范》。为了给岗哨增添“战味”,支队还邀请友邻单位模拟蓝方分队,共同组织破袭训练,根据复盘结果优化岗哨设置。同时,支队在没有遮蔽物的岗哨安装了遮阳伞,并配备冰袋及夏季防暑药品,为哨兵执勤站岗提供有力保障。
野战条件下,执勤哨兵守护的不只是哨点,更是战场生存的第一道防线。作为支队参谋,必须帮助战友树牢“哨位即战位、执勤即战斗”的意识,想方设法让岗哨设置便于战备、利于观察,使野外驻训更加安全顺利,确保训练质效不断提升。
(张广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