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秒击中目标!“模范地空导弹营”的小创造带来大提升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杨晓霖 毕笑天 吴安宁 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3-07-10 15:55:48

2秒能做什么?

对于空军“模范地空导弹营”某排指控班班长徐东来说,2秒是必须完成任务的时限。某项任务紧要关头,营长临机决策改变拦截方式。短短2秒,徐东手指翻飞,完成了战友们口中的“极限操作”,成功把导弹发射出去,击中目标。

“模范地空导弹营”组织舱内训练,徐东(左二)在训练中。余红春 摄

能完成这样的“极限操作”,离不开徐东和战友们在此前训练中“吃”下的一颗颗“番茄”——

“番茄训练法”,名字脱胎于网上流行的“番茄工作法”,本质是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训练效益。这项训练方法的诞生,源自于徐东和战友们对胜利的渴求。

在某次演训前,研究了任务特点后,徐东和战友们犯了难:临机处置的时间很短,而地导部队的每一件装备,都有着严格的操作流程,稍有偏差就可能错失战机。怎样提升训练效益?官兵们把各种场景细化为训练内容,制成任务卡片,两人一组进行训练,在单位时间内一人随机抽题,不间断下口令,一人依令快速操作,如此不断重复,最终把动作练成本能反应、练出肌肉记忆。

在随后的演训中,他们按键精准、速度飞快,成功处置各种空情,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营领导了解后,将这项训练法命名为“番茄训练法”,并在全营推开。

不单是“番茄训练法”,回顾营史,官兵们在战法训法上的每一次创新,都在朝着更快、更准、战斗力更强方向迈进。

当年的“英雄营”官兵创造“近快战法”,突破教令,改变射击程序,把原来开天线到发射导弹的8分钟缩短为8秒钟。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近快战法”荣获一等奖。一项由基层官兵创新的战法,获得国家级的奖励,为该营带来荣誉,更带来丰厚的精神财富。

“模范地空导弹营”官兵开展训练。杨博 摄

在“时刻备战、随时能战”的要求下,“英雄营”官兵不断创新专业技能、立足岗位研究训法,近年来实战化训练小发明小创造多达50余项。该营副连长潘子鑫结合训练实际,带领连队技术骨干研发的一键开关机系统,大幅缩减了雷达开机时间;军士宋县宾钻研装备维修疑难杂症,将维护经验梳理成册,被列入该营带教新员的教材目录;吊装班长杨松林研究将登山装具中的“快挂扣”运用于吊装,一“扣”固定导弹吊具,比原方法节省了6秒……

小发明小创造带来了大提升,战斗力在一次次尝试中逐渐增长。近年来,该营在数十项重大演训任务中,实弹射击发发命中。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