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重庆总队参谋部某中队拓宽民主渠道汇聚正能量——
战友,说出你的心里话
■张国强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张永清

该中队战士在“吐槽栏”前交流。张永清 摄
“最近有没有好电影推荐”“我要瘦到130斤,请大家一起监督”……在武警重庆总队参谋部某中队采访期间,楼梯间内一块贴满彩色便笺的白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我们的‘吐槽栏’。”该中队吴指导员介绍,“大家有什么意见或者想法,随时都可以写下来贴到这里,干部骨干每天轮值,集中答复。”
浏览便笺,记者发现了一个奇怪之处——说是“吐槽栏”,可便笺上的“吐槽”没几个,大多是官兵的心愿目标、心得感悟。似乎是看出了记者的疑惑,吴指导员讲述了“吐槽栏”的变迁——
今年年初,该中队筹划年度工作时,广泛征集官兵意见建议,但大家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党支部收到的意见建议只有寥寥几条,并且没什么实际价值。
回想过往工作,近些年,中队积极弘扬“三大民主”优良传统,设置了意见箱、制作张贴了意见“连心码”,还经常举办“给党支部的一封信”等活动,但效果都不明显。
是真的没有问题还是另有原因?经过一番了解,吴指导员找到了答案:大家觉得这些反映诉求的方式过于正式,如果面对面直接提出来,又觉得不好意思,还容易被带兵人“重点看待”。
在此过程中,班长单丽媛的建议为吴指导员打开了思路:“如果把‘提意见’换一种说法,变得轻松活泼一些,或许能够提升大家的积极性。”
很快,中队墙上便多出了一块白板,用于官兵“表达自我”,大家既可以匿名写下心里话,也可以“点名”要求答疑解难。为了进一步卸下官兵的思想包袱,这块白板被命名为“吐槽栏”。
上等兵黄庭伟性格腼腆、不善言辞,每次谈心,几乎都是低着头,反复说“一切都挺好的”。“吐槽栏”设立后,他尝试在上面留言,提醒单双杠等器械旁的镁粉快用完了。没承想,便笺贴到墙上不久,值班员就拎着一桶镁粉朝训练场走去。
“‘吐槽’中藏着官兵的心里话,有回应才会有响应。”吴指导员告诉记者,“吐槽栏”上的问题大多是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小事,解决起来并不费力,但官兵们却能从中感受到组织对自己的关心与重视。这不仅能激发大家建言献策、表达心声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强官兵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该中队李队长对此同样深有感触。前段时间气温骤降,有一天,她看到一张便笺留言下面跟着贴了一排便笺。“帖主”的留言是:“可以在食堂吃火锅吗@司务长。”后面的则是“附议”“贡菜可以有”“加一份麻辣牛肉,谢谢”等“跟帖”。
那个周末,伴随着火锅蒸腾的热气,食堂里满是官兵的欢声笑语。周一一早,“吐槽栏”上又满是大家的点赞留言。
“一句话的‘吐槽’简单直白、深接地气,没有了‘繁文缛节’,所以现在大家遇到什么问题或者心中有什么不快,都喜欢进行一番‘栏上交流’。”李队长介绍,随着时间的推移,“吐槽栏”发生了变化:“吐槽”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温馨提示、好物推荐、小心愿、小目标。“天气寒冷,别忘了增添衣服”“休假期间,别忘了多陪陪家人”“考核临近,稳住心态,加强锻炼”……小小“吐槽栏”,汇聚起满满的正能量。
前段时间,战士郭庆在“吐槽栏”上悄悄贴了一张便笺:“加强体能,选晋必胜!”本是给自己加油打气,没想到引起了战友们的关注:有人帮他制订训练计划,有人陪他一起跑步,还有人在他训练结束第一时间递上一瓶水……在大家的帮助下,郭庆的训练成绩明显提升,最终成功通过军士选晋,如愿留队。
这两天,中队许多官兵认为“吐槽栏”这个名字听着有些别扭,想为它换一个。有的战士说这是“心愿栏”,在上面许下什么愿望几乎都能实现;有人认为大家可以在上面畅所欲言,该叫它“心声树洞”;还有人提议改为“点赞栏”,因为大家经常在上面相互点赞……
但吴指导员觉得,叫“吐槽栏”挺好:“许愿、点赞、分享,这些变化都是源于‘吐槽’。我们不怕‘吐槽’多,怕的是大家有话不敢说、不愿说。保留这个名字也是表明党支部的态度——随时欢迎大家来‘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