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带兵人要坚持是非分明,化解矛盾不能“和稀泥”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李豪 郭紫阳 责任编辑:乌铭琪 2024-05-13 09:18:56

化解矛盾不能“和稀泥”

■李 豪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郭紫阳

“他俩这是怎么了?”前段时间,武警青海总队玉树支队宣传保卫股甘股长前往曲麻莱中队蹲点调研。在此期间,他发现同在一个班的中士杨松和下士向文秋,似乎发生了矛盾,原本无话不谈、十分亲密的两人,现在几乎没有交流。甘股长找到中队李指导员询问情况,对方却摆出一副没放在心上的样子:“之前他俩确实发生了口角,但我已经‘摆平’了。”

原来,两个月前,支队准备进行兵员调整,杨松和向文秋都符合特战中队选拔人员的条件,于是相约一起报名。因为杨松是高才生,文笔好,所以向文秋便借来了他的申请书学习。然而,向文秋写申请书的那几天,正赶上中队营房搬迁,各项工作交织叠加。他忙中出错,上交时把杨松的申请书落下了。还好,文书许科振知道杨松也有报名意愿,在申请书上交时限到来前主动询问,杨松这才没有错过机会。

此事过后,向文秋虽然知道自己有错在先,但因为最终没有耽误报名,说了句“抱歉”便没再多言。杨松则对此事难以释怀,认为向文秋道歉不诚恳,既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没把自己当朋友,对他心生不满。加之此后部分官兵之间传言,说向文秋存在私心,故意留下杨松的申请书,两人的关系越发疏远起来。

李指导员很快注意到这个情况,于是叫来两人谈心,先是让向文秋“下次注意”,而后又对杨松说:“不是啥大事,格局大一些,不要因为这点小事影响战友情谊……”

李指导员“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成了两人“冷战”的“催化剂”:向文秋觉得杨松“小气”,杨松更觉委屈。可想而知,两人的关系非但没有缓和,反而更加糟糕,直到甘股长到来时,问题也没有真正解决。

“这就是所谓的‘摆平’?这种处理真的妥当吗?”蹲点结束后,甘股长在机关基层双向讲评会上分享了这个事例,引发大家热议:“现在官兵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特征更加多样化,个性和是非观念都比较强,‘各打五十大板’并不能解决问题”“对官兵之间出现的矛盾分歧,盲目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习惯做法,很容易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情况,矛盾非但没有化解,还会适得其反”……会上,该支队领导态度鲜明:“一线带兵人要精准掌握官兵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特点,因人因事因时而异创新和改进工作方式方法。面对问题要敢于较真碰硬、坚持是非分明,不能‘和稀泥’。”

随后,该支队组织各级干部骨干认真学习相关规定,要求带兵人公平待人、公‎道处事,依据条令条例、法规制度管兵带兵,做到有理、有据、有方,既不搞简单粗暴、打骂体罚,也不能无原则地迁就照顾。同时,他们组织开展谈心讨论,鼓励基层官兵主动亮出所思所想,共同分析对错,化解矛盾隔阂,并依托“三互”小组做好一人一事思想工作,巩固和发展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

不久后的一次点名,李指导员当众说清向文秋和杨松产生矛盾的前因后果,并承认自己工作方法欠妥,向二人致歉。事后,向文秋郑重向杨松道歉,两人互敬军礼,又来了一个“熊抱”,之前的不愉快终于烟消云散。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