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新组建连队凝聚力向心力?看看这本“带兵手记”里的解题灵感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王杨恒欹 廖晓彬 喻润东 责任编辑:郭妍菲 2025-04-15 09:20:16

新任指导员遇到新组建连队,该如何引导官兵增强凝聚力向心力?请看——

“带兵手记”里的解题灵感

■王杨恒欹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廖晓彬  喻润东

房君豪绘

“两年时间,数十名官兵立功受奖”“参加旅队比武包揽专业前三名”……前段时间,记者来到陆军某旅采访,在翻阅一支新组建连队的年度工作总结报告时,发现了这样一份“硬核成绩单”。

缘何能在两年多时间内获得这么多荣誉?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在该连指导员叶梓俊的3本“带兵手记”中找到了答案。

“连队‘四会’教练员紧缺,既要向上级多争取培训指标,还要邀请兄弟连队专业骨干前来传经送宝”“小冯考学失利,回来后沉默寡言,要多找他谈谈心”……翻开叶梓俊的“带兵手记”,每一页都记录着连队需要解决的各类困难问题和官兵的思想动态、成长规划等内容,不少地方还用不同颜色的笔作了标注。

2022年12月,该连组建成立,叶梓俊被任命为第一任指导员。“连队有近三成新兵,骨干力量较为薄弱”“基础设施比较陈旧,门窗损坏、电路老化等问题亟待解决”“班排之间缺乏理解信任,连队凝聚力向心力不够”……履新之初,叶梓俊遇到了很多难题。

“作为连队第一任指导员,一定要为连队建设起好步、开好头。”为了能将这些问题逐一解决,叶梓俊多次组织连队干部骨干研究解决办法。面对繁杂的事务、众多的头绪,叶梓俊决定,随手记录工作中的想法思路,为党支部抓建连队提供助力。

有段时间,叶梓俊发现班长郑志鹏工作心不在焉。经过了解,得知郑志鹏的妻子临近预产期,但当时连队刚刚组建,工作繁忙,作为班长,郑志鹏总感觉此时提出休假不合时宜。两难之下,他变得有些焦虑。

“由副班长李世龙暂时负责班里工作,郑志鹏尽快做好工作交接后休假。”那天,叶梓俊在“带兵手记”里写下一句话,并为郑志鹏协调办理休假事宜。

这件事提醒了叶梓俊。从那以后,他开始记录连队官兵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和兴趣爱好,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带兵手记”的内容也渐渐丰富起来。

在建连初期的一本“带兵手记”上,记者看到这样一段文字:“连队人员由多个单位抽组而来,存在合编不合心问题,主要是缺乏集体意识……”那段时间,叶梓俊发现四班和六班的战士经常出现在连队龙虎榜上,相比之下,其他班训练成绩总是停滞不前。

与连队教练员李诗蕊交谈中,叶梓俊得知,四班和六班的战士与李诗蕊来自同一个单位。训练中,李诗蕊对他们要求更为严格,而对自己不熟悉的班,他在组训中存在顾虑,便放松了要求。

经过思考,叶梓俊在“带兵手记”中写下解决办法:常态开展集体活动,融洽内部关系。

组织基础课目训练时,叶梓俊打破原有班排建制,让来自不同单位的班长骨干轮流担任教练员。同时,组织连队官兵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通过随机组队等方式培塑协作意识、集体观念;开设“士兵大讲堂”,打破专业、资历界限,鼓励大家登台分享奋斗故事……一段时间后,连队官兵熟络起来,从“你是你,我是我”变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也没出现各自为战的情况。

“不仅记录带兵招法,也要善于总结建连良策。”叶梓俊告诉记者,随着连队建设逐步走入正轨,“带兵手记”记录的内容也从解难帮困向建连育人延伸。

一次,旅里组织炮长专业比武。这让叶梓俊犯了难:新装备刚列装不久,连队骨干缺少操作经验,年轻战士更是无法上手。正当大家为难之际,叶梓俊翻阅“带兵手记”,发现班长洪志国曾有过炮长专业比武经历,且取得不错成绩。于是,党支部决定派洪志国参赛。

随后,连队积极为洪志国创造备赛条件,除了提供专业教材和训练场地,战友们还主动替他分担了不少工作。最终,洪志国不负众望,一举夺冠,并在当年底荣立个人三等功。

洪志国的成功,让叶梓俊意识到,在日常工作中要更加关注和记录官兵成长中的各个细节,并为他们提供科学的路径规划和具体指导。

心中有担当,笔下见真情。如今,叶梓俊已经记了3本“带兵手记”。他告诉记者,受益于此,连队组建两年来,全面建设不断呈现新面貌,官兵之间越来越团结。

前不久,该连官兵齐心协力、默契配合,圆满完成重大战备任务,被战区陆军表彰为“练兵备战先进单位”。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