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正平:未来战场,如何向“吃”要战斗力?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 作者:李竟嘉 责任编辑:李晶 2019-04-12 21:18:10

前言

初春的滇北马龙,草长莺飞,我军建制旅史上一场特殊的“战斗”在这里打响。“特殊”,缘于参与者是我军野战饮食快餐化保障试点单位,这场“战斗”对我军战场保障由生活型向打仗型转变具有风向标意义。

“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他们是怎样的呢?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

这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一个片段。有人可能不理解,我们记忆中的炒面不应该是非常好吃的么?一盘高温爆炒的面条,搭配着流油的鸡蛋或者肉丁,香喷喷的极其诱人。

但实际上,朝鲜战场上的炒面是以另一种形态出现的,它们大多是以百分之七十的小麦,百分之三十的大豆、高梁、玉米等杂粮为原料,先炒熟,加食盐进行混合后,成为一种易于运输、能较长期储存、便于食用的方便食品。

根据资料,志愿军当时的炒面,里面放食盐而不是糖分,这也是考虑到战场的需求。为了保证及时补充人体流汗所带来的盐分损失,而牺牲了味道。但是这种基础食物,除了能够填饱肚子之外,其他的营养几乎没有。

前两年,曾经有自媒体复原了这种食品,他们试吃后评价这是评测过的口感最差、营养价值最低的单兵口粮。而在战争年代,由各地区负责炒制供应前线的质量参差不齐,经济比较差的地方还会掺杂很多杂粮和粗粮乃至处理不干净的糠皮,有的甚至会带有泥土。

炒面,实在只能算是对志愿军身体需要的最低支持了。但在后勤水平低下的五十年代,能稳定向前线供应炒面这种东西,已经算得上巨大的进步了。

抗美援朝战争初期,由于敌机疯狂轰炸,昼夜封锁破坏志愿军后方供应线,致使志愿军的口粮和副食供应难以及时得到补充。即使有时得到补充,白天也不能生火做饭,敌机发现哪里有炊烟,马上就会狂轰滥炸,加之战事紧张,战士们常常也来不及做饭。

炒面虽然难吃,但作为我军较早的单兵速食口粮,不用加热就可以食用,方便又能保存,对于缓解补给不足的严峻形势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无数淳朴的子弟兵,靠着“一把炒面一把雪”,捍卫着中华民族的尊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往今来,战时饮食供应都是军队第一位的保障任务。冷兵器时代,后勤保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役的胜负。而保障所谓“粮道”,有时甚至会占用近半参战兵力。红军万里长征时,炊事员除了背着自己的装备,还要携带厨具、粮食、木材,少则四五十斤,多则六七十斤。在外行军,给养跟不上,食不果腹地行军作战,是经常的事。

在现代战争中,这个问题更加突出。侦查与反侦察形势日益严峻,而传统的野战炊事兵模式,不仅人员上占用太多的编制,现找地、现架锅式的大阵仗做饭模式,也极其容易暴露目标,降低部队的灵活性。

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军战时饮食保障主要是利用炊事装备器材加工生鲜原料制作热食。一个建制不大的编队战备出动时,各种米面禽蔬加起来就要足足一大车。而且一旦这些运输装备被摧毁,那前线的战士更是要面对集体没饭吃的紧张局面。

回望当年,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因为新中国百废待兴的客观条件限制,常以炒面和盐巴为补给时,美军已经开始使用罐头等便携化食品,用行动给我们上了现代化战争生动的一课。

时代在进步,保障也要跟进。这些年,我军在努力学习汲取先进经验,各类罐头、自热食品出现在官兵的野战食谱之中,并且在不断地增加品种。然而,饮食保障由生活型向打仗型转变,这还远远不够,“快速制作、快速分发、快速前送、快速用餐、快速清痕” 的野战饮食快餐化保障体系呼之欲出。

去年底,野战饮食快餐化保障探索实践活动在各军种部队陆续展开,军委联合参谋部、军委政治工作部、军委后勤保障部、军委装备发展部、军委训练管理部等5部门联合对此进行部署。

如今,这项试点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某空降旅连续食用7天野战食品,将“个人携行高能食品、常温集体食品、军民融合快餐食品”3种饮食保障方式贯穿空降战斗全流程。

未来战争召唤新野战口粮,研制更适合官兵作战的野战化快餐,让“营养餐”直达战场前沿,是我们探索和奋斗的目标。

(钧正平工作室·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