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潮正阔 逐梦新征程

——写在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张顺亮责任编辑:丁杨2019-04-29 08:51

事物的意义,往往是被历史赋予的。

北京,五四大街,沙滩红楼。这里,因“五四”而扬名,也因“五四”而不朽。

1919年5月4日,因一群热血青年救民族于危亡的挺身而出,而上演了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最终定格为“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历史上的事件与人物,是只过一趟的,是只演一回的”,但“此一回的演行,乃永久存在”。

五四风雷,激荡百年。

在时间与空间的审视中,在历史与现实的观照中,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愈发清晰,五四精神的时代丰碑更加巍峨。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

100年前的中国,“地火”随时可能喷涌而出。

“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20世纪的。”列强环伺、任人宰割,九原板荡、百载陆沉,“中国的痛苦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

黑暗久了,更渴盼星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给长期处于苦难之中的国民带来了一丝希冀,“强权失败,公理昌明,正我国人仰首伸眉,理直气壮,求公判于世界各国之会”。

然而,中国再一次被列强玩弄了。

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的七项希望和取消“二十一条”的要求均遭无理拒绝后,就连收回德国占据山东的各项特权这个仅有的指望,也化为了泡影。

“我们寻找这个新纪元的黎明,可是中国没有太阳升起,甚至连国家的摇篮也被偷走了。”期望越高,反差越大,中国人一下子又坠入了黑暗的深渊。久积在中国人民心头的怒火,像火山一样喷发了。

“没有痉挛,历史就不可能向前迈进一步。”

从天安门广场到东交民巷,从火烧赵家楼到营救被捕学生,从北京学生总罢课到上海工人大罢工,从海河之滨、泰山脚下到南国羊城、橘子洲头……运动浪潮迅速席卷全国,“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开始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这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一页,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这是五四运动最伟大的历史功绩。从此,中国革命翻开新的篇章,中国历史进入新的阶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