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崇拜永不过时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于永军 责任编辑:乔楠楠 2019-11-25 08:46:55

如果不是得以窥见域外世界,我不曾料想西方国家如此看重英雄崇拜。

在欧洲城市的空间形态中,英雄纪念碑、英雄雕像似乎成为装扮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凡是为国家作出贡献、赢得过荣耀的人,无论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文学家、艺术家、音乐家,甚至普通士兵和平民,都有耸立的雕像加以纪念。通过这些雕像,人们一睹大批杰出人物的风采,也更深刻地烙下那些城市的印记。

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的威尼斯广场上,有座气势恢宏、洁白耀眼的巨型建筑——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16根圆柱形成弧形立面,大老远便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走近它,台阶下两组寓意深刻的喷泉更令人赞叹:右边的象征第勒尼安海,左边的象征亚德里亚海。中央一座人物雕像骑着高头大马,他就是完成了意大利统一大业的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上端两座巨大的青铜雕像也匠心独具:右边的代表“热爱祖国的胜利”,左边的代表 “劳动的胜利”。无论日晒雨淋,总有两名士兵纹丝不动地守护在此。这座纪念堂是意大利国家独立和统一的象征,意大利人称之为“祖国祭坛”。每年国庆节,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到意大利访问,也大都要应邀来这里敬献花圈。

意大利第二大城市佛罗伦萨,米开朗基罗广场与圣母百花大教堂相映生辉。这里,矗立着根据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巨匠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大卫》而铸成的大卫青铜像,它是佛罗伦萨的象征。大卫是圣经中的少年英雄,曾经杀死侵略犹太人的非利士巨人歌利亚,保卫了祖国的城市和人民。在米开朗基罗的雕刀下,大卫是一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的青年壮士形象,他英姿飒爽、充满自信地站立着,左手抓住投石带,右手下垂,头向左侧转动着,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远方,仿佛正向地平线的远处搜索着敌人,身体中积蓄的力量似乎随时可以爆发出来,随即准备投入一场新的战斗。该雕像被西方美术史称为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不过,《大卫》给予我的震撼,并不只是创作的功力,而是作品所张扬的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气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保家卫国,无分老少。这正是大卫雕像成为佛罗伦萨市民心目中抵御外敌、保卫祖国的英雄化身之要义所在。

法国巴黎,更是一座融合了历史、艺术和政治等英雄雕像的城市。且不说集中陈列在卢浮宫里的30座人物雕像各具特色、精彩纷呈,仅以分散坐落在城市空间的雕像而言,也示人以人杰地灵的张力。如巴黎圣母院广场上有查理曼,凡尔赛宫军队广场上有路易十四,旺多姆广场上有拿破仑,等等,都象征着法兰西曾经的辉煌。然而令我尤为关注的,还是那些在国家危难之时站出来的英雄,如法国元帅霞飞、加利埃尼,总理克列蒙梭,军事家戴高乐,还有法国国民军总司令拉法叶和圣女贞德。站在这些人物雕像面前,除了肃然起敬,更有一种英雄情结在胸中孕育升腾,这是一个民族的骄傲,这是属于国家的荣光。人们用雕像来纪念英雄,是对英雄精神的张扬和尊崇。

去卢浮宫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尊身披甲胄、手握利剑、高举旗帜的女性雕像,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目光。她就是被称为“法国花木兰”的贞德。英法战争中,这个出生于法国农村的17岁女青年,在“法国最后一道防线”奥尔良城几近被英军攻陷之际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带领法军7000人在奥尔良大败英军,扭转了百年英法战争的局势,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平民英雄。法国人尤其是奥尔良人民,珍重地把贞德的形象和不朽业绩铭记在心,称之为“奥尔良的女儿”和“奥尔良的英雄”。而将其雕像高高地矗立在被称为“世界艺术殿堂”的卢浮宫必经大道上,让英雄形象存留于永恒,则凸显了政府对英雄的礼遇。

北欧小国瑞士,不像法国、意大利等邻国,村村都有一战、二战的烈士纪念碑。该国自1815年后200多年未卷入过国际战争,一直保持武装中立。但为了尊崇英雄,他们塑造了一个名叫“退尔”的民族英雄,并编织了他忠贞爱国、正义为民的系列故事。在著名的阿尔特多尔夫村,有一座退尔博物馆,一进门的墙壁上,凿刻着一排人物雕像,如拿破仑、马丁·路德·金、戴高乐、曼德拉,等等。而另一面墙壁上,则是他们自己的英雄退尔头像。博物馆员告诉我们,瑞士人崇拜退尔,就像崇拜对面墙上那些实实在在出现过的英雄一样。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是我们欧洲13天之旅的最后一个城市。旅程最后一个景点,是荷兰国家英雄纪念碑。尽管二战爆发时,荷兰郑重宣布自己是中立国,但依然没有摆脱被法西斯侵略的噩运。面对长驱直入的德军,荷兰军队使用陈旧的武器奋起阻击反抗,虽然造成了德军4000人的减员,但也付出了约7500名士兵、900名平民伤亡的代价。荷兰最终被德国占领,直至1945年5月才获得解放。

荷兰国家英雄纪念碑,是一座仿古埃及方尖碑样式的石头建筑,通体用白洞石筑造,高达22米,气势恢宏地高耸在市中心的水坝广场上。底部刻着“De Vrede”意为“和平”的铭文,四周有4名姿态各异被锁铐的男性雕刻,正面中段有抱着婴儿、被和平鸽环绕的女性雕刻,前者表现出战争中的苦难,后者象征着和平与新生。这座于1956年建立的纪念碑,是为了铭记国耻和纪念二战期间受纳粹迫害的牺牲者。荷兰政府规定,每年5月5日为解放纪念日,全国举行追思活动,女王也来这里参加二战停战纪念仪式。5月4日晚8点,举国为二战死难者集体默哀两分钟。

看完荷兰英雄纪念碑,回望游历意、法、瑞、荷4国一路见闻,一个思考久久地在脑海中萦绕:尊尚英雄,无分西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造就的一切英雄,都是国家坚硬的脊梁、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永远是激励人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正是从这个角度认识,矗立于城市空间的英雄雕像,决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点缀和地理标志,更体现着对英雄的尊崇,对英雄共有的历史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它们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叙说着这座城市曾经的荣光与辉煌,驮载的是人们一种最深沉的情感和冀望。

也正基于此,联想我们的英雄文化这些年不断受到冲击和考验,英雄精神也逐渐被一些人所淡忘,包括出现的那些不伦不类的雕塑、那些与城市文化和历史毫不相干的所谓现代派艺术,我心里总有一种堵闷和隐痛。对英雄崇拜可以造就出英雄来,一个没有英雄文化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民族。打着时尚的招牌割断民族历史和英雄文化的行为,更像是一种文化公害,令人担忧。弘扬英雄精神,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对英雄的崇拜,永远不会过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