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驻军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王继亮 路波波 裴贤 责任编辑:杨一楠 2018-08-20 16:03:44

乐助塞上变江南

——宁夏驻军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开栏的话

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宣告成立。60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宁夏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取得了辉煌成就。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幸福……昔日贫瘠的戈壁滩,以塞上江南的崭新面貌呈现在世人眼前。

从今天起,本报开设《砥砺奋进六十载·塞上宁夏谱新篇》专栏,向读者介绍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各方面建设取得的成就,敬请关注。

塞上一甲子,“江南”六十年。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宁夏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改天换地,让一片片戈壁大漠,变成了美丽富饶的“塞上江南”。驻宁夏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部署要求,始终牢记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积极投身第二故乡建设,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今天,650万宁夏军民手牵手、肩并肩,以崭新的姿态昂首迈步新征程。

巩固民族团结,浓厚鱼水情谊

阳光如金,洒满院落,银川市金凤区新城清真寺更显宁谧祥和。

2016年7月19日,习主席曾来到这座始建于明末清初的清真寺了解宗教活动开展情况。

回忆当时的情景,感悟习主席关于民族团结和谐的嘱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宁夏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仍心潮澎湃。

习主席在宁夏视察时指出,“宁夏的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在全国是好的”,嘱托要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主旋律。

宁夏有着军民团结“爱民如天”的悠久历史传承。1936年,红军到达宁夏同心后,两名红军战士到同心清真大寺与教主洪寿林联络时,遭到敌特盯梢围捕。情急之下,洪寿林让他们躲进了“禁房”。整整七天七夜,洪寿林和妻子冒着生命危险送饭送菜,最后通过举办阿訇“穿衣”仪式,让他们装扮成阿訇成功转移。后来,红军将领专门给洪寿林赠送“爱民如天”的大幅锦幛,被保存至今。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与锦幛一同传承下来的是军民之间深厚的鱼水情谊。

驻宁夏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始终牢记习主席的嘱托,像石榴籽一样和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一起,始终把传承红色基因、团结共谋发展、同圆复兴梦想、促进民族团结作为出发点,不断探索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方法和路子。

60年来,武警宁夏总队把“军政军民团结课”作为新兵入伍的第一堂课,持续深入挖掘西征红军在宁夏与回汉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的故事,融洽军民关系。

针对驻地少数民族多的特点,宁夏军区积极探索民族团结新路子,下发了《关于军区驻民族地区部队联村结对共建做好群众工作的意见》,协调驻宁夏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持续开展以惠民政策、国防教育、科学文化、解难帮困、医疗卫生、消防安全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达到团结群众、促进稳定的目的。

多年来,驻宁夏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持续实施“千村扶贫”工程,与200多个自然村结成帮扶对子,通过“一连扶一村、一排帮一组、一兵带一户”帮扶活动,先后帮扶贫困家庭5万多户,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班300多期,培养5000多个民兵致富带头人,使30多万名贫困群众走上了致富道路。他们还与宁夏南部山区、多个移民开发区的上百所小学定点挂钩,实施援助“希望工程”计划,沿长征路援建了10多所“八一希望小学”,开展“1+1”助学扶贫活动。

助推脱贫攻坚,促进驻地巨变

在前不久落幕的民营企业助推宁夏创新发展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民营企业家与宁夏签订了566个合同项目,计划金额达5188.29亿元。

宁夏靠什么赢得了民营企业家的青睐?

企业家的选择,源于宁夏改革发展的加速度。

5年来宁夏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6%;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7万亿元,是5年前的2.3倍。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从1958年的9300万元提高到1978年的4.3亿元,到1998年过百亿、2009年过千亿,2017年完成投资3813亿元,是1958年的4108倍、1978年的893倍。

“宁夏巨变的每一幅画面上,都有解放军的身影。”谈起这些巨大变化,已退休多年的吴忠军分区原政治部主任曹益民深有感触。

1998年,国家九五计划重点工程、国内最大的扶贫移民开发区——红寺堡开发区建设工程开建,宁夏军区官兵紧随工程队进入。红寺堡的第一批移民是“部队运输来的”、第一片树林是官兵栽种的、第一口水井是官兵打的,红寺堡区老百姓把解放军当成了主心骨。近年来,驻军部队官兵还先后参与了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移民新村等数十个生态移民工程。

某给水团多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该团自1974年组建以来,足迹遍布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毛乌素四大沙漠,在宁夏西部“西海固”干旱地区实施“百井扶贫”“百井富民”等工程,开掘成井650眼,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农田灌溉、生产生活用水难题。为感谢给水兵的情谊,老百姓在六盘山下的宁夏固原竖起一道高10米、宽2米的纪念碑,碑文中有两句饱含深情厚意的话:“六盘山高,不如党的恩情高;黄河水长,不如军民情意长。”

近年来,驻宁夏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按照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大力开展“一对一”的精准扶贫,仅宁夏军区就与35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其中有19个分布在西海固地区。他们坚决按照精准扶贫方针,研究推出了56个脱贫项目。今年在吴湾村重点培养了11名“军字头”和20名“民兵号”牛羊脱贫养殖示范户,打造了部队参与脱贫攻坚的样板。

投身生态治理,荒漠变成绿洲

水穿碧野流澄澈,云清雾绕千山秀。

盛夏时节,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内,上百万亩荒漠沙地静卧于沙柳、沙棘、花棒等沙生灌木丛下。

“20多年前,因为沙子多,牛拉着空车都累得气喘吁吁,人们给这里取名乏牛坡。”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学增指着被灌木覆盖的沙海回忆说。

宁夏东、西、北三面被沙漠包围,风大沙多,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十分脆弱。为了改善艰苦恶劣的生态环境,驻宁夏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与当地群众一起,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中卫军分区多年来坚持组织民兵参加保卫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的建设,配合当地林业部门,在沙坡头至甘塘车站种植一条长50多公里、宽300至500米的绿色防护林带,创造了“人进沙退”的世界奇迹,其做法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一份统计数据显示,驻宁夏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每年有2.2万人次投入生态大会战,参加宁夏贺兰山东麓、六盘山、红寺堡区和“黄河金岸”、灵武市治沙区等生态环境治理,累计植树540余万棵、治理沙化土地和绿化面积近9万亩,初步建成一批颇有规模的“国防林”“民兵林”“武警万亩林”,协力打造了天蓝、地绿、水净、风小、沙少的良好生态环境。

“植树时节,官兵吃住在光秃秃的荒滩和风沙肆虐的戈壁上,挥锹挖坑、举镐碎石。正是靠着这股拼劲和韧劲,硬是把昔日的一块块荒漠变成一片片绿洲,把一个个秃山变成了一片片林海。”在灵武市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生活了30多年的防沙林场场长、全国治沙英雄、民兵治沙连老连长王有德动情地说:“如果没有部队的大力支持,白芨滩就不会变成如今的草地绿洲!”

近年来,围绕乡村发展战略,驻军和武警部队又把加强环境治理、促进生态建设,作为让贫困山区靓起来、绿起来、富起来的扶贫攻坚工程紧抓不放,组织接力开展种植一片林地、绿化一座荒山、铺绿一块荒漠、打造一条绿色通道等“四个一”活动和“绿化第二故乡、共建美好家园”主题实践活动。

塞上江南,正在向着和谐、美丽、富裕的新目标奋进……(王继亮、路波波、裴贤)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