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登上讲台刷新了什么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占传远 邵建国责任编辑:丁杨2020-06-08 06:46

课不好上,怎么破

教育者转变,听课人才会转身

“讲好教育课,难度这么大,士兵能行吗?”宣讲队刚成立时,这样的疑问悬在不少人心中。

旁人质疑,队员们自己也没底。第一批“红肩章”宣讲员集训启动了,可金华支队士兵陈露只不过把参加集训当成了一次普通的公差。

身边的战友都知道,陈露痴迷一款手机游戏,“连续几个赛季王者”是他津津乐道的成就。

和陈露有相似经历的集训队员不少。士兵上讲台,步子怎么迈?集训负责人李天迅意识到,必须把他们撵出“舒适区”,激发出队员们求变的动力。

在试讲交流会上,陈露受到不小刺激——课后讨论时,一名下士队员侃侃而谈,不时赢得掌声,而自己这个老班长却接不上话,只能坐在一边干着急。

那一刻,陈露对自己有点恼火:“人家喊我一声班长,可我这班长还不如他们,这咋行!”这场试讲交流会就像一场竞技会,让他看到了差距。

“只有自己真的想讲,才会真正去琢磨怎么讲。”在指导员李天迅看来,教育者除了要有激情,转换话语方式也很关键。他对队员的要求很直接——避开那些引发过你们吐槽的授课方式。

队员们来自士兵之中,最懂兵心。这也正是他们走上讲台最大的内在优势之一。

宣讲员赵旭,曾任中队教育骨干。以前,他说起授课经验张口就来:“教案网上找,一二三点套。”不过,赵旭也心知肚明,这样的课是以简单“落实教育计划”为目的,讲台下很多人并不买账。

“拿着教案试讲,经常一开口就冷场。”回忆起几次尴尬的经历,赵旭感触很深。笔记本上,他记下来的试讲反馈条条都很犀利——“这个例子听过很多遍,就不能换个新鲜的吗”“没什么亮点,听完记不住”“别老瞅稿子”……

士兵站上讲台,不应该只是换了个面孔去说教。“讲台上的你,凭什么让别人为你抬头?”李天迅一句话把赵旭问得低下了头。

“既然老调重弹没人听,那为什么不试试发出自己的声音,讲出心里话呢?”紧接着,李天迅拔高嗓音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挖掘身边故事、搜集新鲜事例、改换语言风格……受到启发的赵旭开始摸索门道。一遍遍练习后,他发现讲课的效果越来越好,课余时间还有战友主动来找自己交流。

赵旭的进步,很快成为其他队员追赶的动力。平时爱追剧的女兵席琪,开始研究“我是演说家”“奇葩说”等语言类电视节目,琢磨着怎么借鉴新鲜元素;痛定思痛的老班长陈露,为了上台不再尴尬,主动向年轻战友请教,也准备亮亮自己的几把“新刷子”。

情景设置、肢体动作、语音语调……这些专业词语逐渐成了队员们交流的热词。转变,在这支队伍中悄然发生。

集训结束,第一批“红肩章”宣讲员回到各自中队,开始参与常态化授课。总队还定期组织他们巡讲,充分发挥教育引领作用。

从台下走到台上,从听课人到教育者,这些“兵教员”正用自己的转变,去赢得战友的转身。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