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战位报告丨热血边关 再立新功

来源:国防部网 作者:李先慧 刘福生 郭天甲 徐嘉宁 责任编辑:乌铭琪 2020-08-16 21:16:24

三角山边防连战士正在骑马巡逻。刘福生 摄

在祖国的北疆内蒙古阿尔山,驻守着北部战区陆军某旅三角山边防连。2014年1月26日,习主席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来到这里看望慰问边防官兵,和执勤哨兵一起站岗。一年后,习主席给连队官兵回信,勉励他们推动强军目标在连队、在边防落地生根。统帅的关怀厚爱,时时激励着边防官兵,他们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努力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再立新功。

(一)

边防巡逻路起点。李先慧 摄

7月,阿尔山青山隐隐,绿草茫茫。在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丛中,一条铺满石子的边防巡逻路蜿蜒地伸向远方。极目远眺,满眼碧色草原、白桦林樟子松、紫的黄的各色野花。但到了冬天,这些色彩都被同一种颜色覆盖——白色。

2014年1月26日,杨洪所在的乘马巡逻组就是在白雪皑皑的巡逻路上遇到习主席的。“当时有一个细节我记得特别清楚,习主席与我们6人巡逻组一一握手,刚握了3个人的手,正好过来一个雪橇巡逻组。等他们向主席报告完,主席记着还有 3名战士没握手,又专门过来跟这3人一一握手。当时战友们非常激动,更特别感动。”

那次终生难忘的巡逻,成为激励杨洪精武强能、苦练戍边本领的不竭动力。

2015年7月,杨洪和3个战友一起代表团里参加内蒙古军区的侦察兵集训比武,其中一项课目是极限体能。全副武装顶着大太阳进行到最后的10公里时,两个新兵已经明显体力不支了。跑在前面的陈建川和杨洪接过了战友的枪扛在身上。这把枪就像能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背上的一刹那杨洪忽然双腿发软,跑了500米就觉得天旋地转。

陈建川看出了杨洪的不对劲,搀了他一把:“坚持一下,已经到最后一步了。大家都知道我们是习主席视察过的部队,不能放弃。”杨洪看着脸色通红气喘吁吁还不忘鼓励大家的陈建川,没有说话,定定神,转身拉着落在后面的战友,往终点冲去。最后,他们取得了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

三角山边防连战士杨洪。刘福生 摄

“我们是习主席视察过的部队。”全连官兵都把这句话记在心里,用实际行动守护这无上荣誉。“守在边防就是奉献”“完成巡逻任务就是成绩”的老观念再无立足之地。为苦练守边固防精兵,提高部队战斗力建设水平,现任连长王禹博对照新大纲要求,摸索出“军营吉尼斯”“雏鹰集训队”等训练模式。

杨洪是“雏鹰集训队”的教员。上个月,他带的列兵高本力4小时不间断做了3733个仰卧起坐,一举打破连队记录。讲起来,高兴劲儿都写在杨洪脸上,“徒弟”破纪录比“师傅”自个儿破了记录都要开心。

去年一年,三角山边防连3名战士因训练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连队在全旅专业技能比武中夺得团体第一和3个单项第一,10余人在各级比武竞赛中摘金夺银……

一个个创破纪录的数字、一次次争先恐后的比武、无数个蹭蹭提高的成绩背后,是三角山边防连战士对习主席的响亮汇报,更凝聚着官兵们干事创业、建功边防的军心士气。

(二)

三角山边防连担负的巡逻路线上,山河纵横、森林茂密,夏天蚊虫肆虐,冬季雪深没膝。

这条路,王禹博数不清自己走了多少遍,闭上眼睛,一草一木都清晰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一条路走这么多遍,会变得麻木和迟钝吗?”

“不,会更加敏锐。哪儿有风吹草动,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王禹博说。他讲起了老连长宝林的故事。

有一次,牧民点的老铁去找马,马找到了人却被“白毛风”吹得迷了路。老铁向宝林求救,宝林让他拍张照片发过来。照片拍得模模糊糊,宝林还是一眼就判断出位置,赶过去找到了冻得鼻青脸肿的老铁。

中蒙界河哈拉哈河。李先慧 摄

习主席视察时嘱托连队,要提高管边控边能力,有效履行卫国戍边职责。筑牢新时代的钢铁边关,连队官兵练就一双双“火眼金睛”,个个都是“活地图”。

巡逻路上一些脚步无法抵达的地方,也有一双双“眼睛”监视着边境的风吹草动。这是视频监控系统前端,有了它,连队值班室实现了360度无死角旋转观测,保障了边境地区24小时全时监控,靠技术力量筑牢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刘俊心是连里的“老通信”,常年守在监控视频前,从一方20多寸的屏幕中监视着边境的一草一木。虽然大多数时候只是发现些野生动物,他也一刻不敢松懈。

2018年6月的一个下午,天气异常燥热。午休完的刘俊心到值班室换班,乏意还没完全散去。刚坐下不久,监控屏幕突然开始闪红,刘俊心登时清醒了过来,立刻放大再放大,发现一个不明物体正快速往连队方向挪动。和各个执勤点位联系之后,根据经验,他判断很有可能是误入边境前沿的人。

刘俊心迅速报告连长,连长立即决定出动应急分队过去拦截。不久就带回来两个骑着摩托的当地居民,他们跑到边境采摘蘑菇来了。

刘俊心说,监控前端的红外摄像头不会放过一丝动静,有了它们的震慑,非法采摘、捕猎的人也少了很多。

这套设备精密而复杂,装备连队之后,刘俊心还被派去成都厂家那里培训了一阵,学习它的使用和维护。“特别难学,”他说,“但正因为是高科技,我们才放心和它一起守边防。”

(三)

2015年2月16日,习主席给三角山边防连全体官兵回信,勉励他们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再立新功!

何金刚和杨洪是老乡兼同年兵,杨洪9月份就要退伍了,何金刚还不想走。“当兵这8年过得特别值,唯一的遗憾是没能像杨洪一样立上功。”他说,“习主席勉励我们再立新功,我还想再干几年,继续把边疆守好。”

何金刚的左脸上还留着块块紫色的淤青。他正在某执勤点执勤,一个多星期前,在巡逻路上为牧民找羊时不小心绊到石头从山坡上栽下来,半边脸肿了好几天。

这个执勤点是三角山边防连负责的两个执勤点之一,紧邻国道,是条件最艰苦的执勤点,由6个人驻守,1个月轮换一次。

某执勤点新建的洗浴间。李先慧 摄

宿舍是简易房,阿尔山的夏季温差大,屋子里白天蒸得冒汗,晚上贴着暖宝宝都冻得睡不着。没有信号,想跟家人视频,要举着手机沿着巡逻路往北走上1公里。洗浴间是去年才建起来的,以前想洗澡的话得自己用塑料布围个帘子,趁着天黑在外面洗。“都是20来岁的大小伙子,抹不开这个脸。”何金刚说,“不过新的执勤点已经在建设中了,估计今年就能搬进去。”

对于边防官兵而言,“艰苦”和“荣光”就像硬币的正反面。杨洪说,他曾在枪上膛的一刻体悟到“戍边”的“荣光”。

几年前的一个夏夜,杨洪和战友接到任务蹲守违法捕鱼分子。潜伏在哈拉哈河畔的杨洪脑海里窜着各种各样的念头:“他们是一伙什么样的人?会不会携带武器?万一我牺牲了……”

夜越来越深,杨洪已经蹲守两个小时了,河面一如既往地平静。腿有点麻,他深呼吸一口气,不再胡思乱想。这时,远处忽然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伴着鱼桶和木棍碰撞的声响。

杨洪利落地一个起身,大喝一声:“站住!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听到喊声,这群人撒腿就跑,杨洪一个箭步上去擒住一人,没想到这人举起鱼叉就要反抗。情急之下,杨洪端起步枪,“咔哒!”上了膛,脑子里只剩一个念头:“必须制止他们,扣下人和车!”这些人看到枪纷纷服软,乖乖地跟着杨洪回了连队。

枪上膛那一刻,杨洪的心也“砰”地跟着撞了一下,一种别样的情绪涌上来,不是紧张,是神圣。那一刻,他懂得了“守边防”的意义。

正在站岗执勤的刘永杰。李先慧 摄

新兵刘永杰也收获了同样的“神圣感”。7月份,他第一次到这个执勤点驻点。在广袤的草原上,在群山的褶皱中,年轻士兵站岗的每一刻,都绷紧了神经。

他刚刚盘查完一辆大车,手心的汗还没完全消退。“就算是有危险,我也要拦下它。既然站在这儿,我就要站好这班岗。”刘永杰说。在前线和边关,“家国”从来不是空洞的字眼,少年的成长都按下了加速键。

什么是戍边,这个18岁的小伙子已经有了答案。纵使日往月来,一代代官兵更替,“北疆卫士”精神已经扎下根,完成了它的传承。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