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土地上,每条路都有军人坚守的足迹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崔运江 龙龙 廖锐责任编辑:王凤2021-12-17 10:20

遥望海疆,管控装上“最强大脑”

■解放军报记者 徐娜 特约记者 曾梓煌

官兵在巡逻路上。

即将脱下军装,四级军士长郑森文最放心不下的还是新上岛的战友。

去年岛上智能化管边设备刚升级完成,他被连队派往旅队学习操作技术。如今,小岛有了守防“后浪”,他这个“前浪”还有使命没完成。守岛10多年,老兵依稀记得刚上岛时的情景:班长带他在哨所瞭望执勤,外出巡逻的情况,他们认真记录在案。

当时的执勤模式主要以巡逻和瞭望为主。岛上没有手机信号,只有为数不多的几部电话;没有电脑,电视信号也时断时续……

变化,发生在近10年间。有线电视、手机、网络信号相继在岛上落户。岛上建起了新哨楼、来队家属房,官兵守防条件改善了,一家人在岛上团圆的日子有了盼头。

更让郑森文自豪的是,如今海防部队的守防能力更是今非昔比。“东北某海域发现可疑船只。”那天正在执勤的郑森文向南部战区陆军某旅教导员万顷报告情况。

就在数分钟前,郑森文在观察当面海域时,已经发现防区周边水域“有动静”。

放下电话,他打开监控探头,并让战友用高清望远镜一同瞭望。“确实有一艘小艇,移动速度很快。”郑森文回拨电话,一边和万顷核对信息,同时向营值班室报告情况。

营值班室值班员廖明生,点击进入“智慧边海防军警民联防平台”,通过操作摄像头成功锁定目标海域和可疑船只。

此刻,位于山顶的某雷达阵地,雷达光标闪烁。万顷对标数据,确定该可疑船只为“未备案船只”。于是,他马上向武警海警某支队值班室通报情况。

不到10分钟,海警官兵火速出动,向着那艘船驶去……

万顷告诉记者,2019年起,我国在某海域建设信息化智能管控系统,该系统集“视频、语音、数据传输”于一体,被官兵称之为“智慧边海防”。

“以前我们是军警民各自为战、单打独斗,有了信息化平台这个‘最强大脑’,多个方向的海防管控部门联合行动,各司其职,依据规程快速处理海上情况。”万顷说,不仅整合了管控功能,更将驻守各海防管段、各军兵种的官兵“拧成一股绳”,守防效率大为提高。

去年的一个风雨天,驻北尖岛某连排长吴培煌正在值班,监控系统突然发来警告提示:在海岛隐蔽一侧,一艘游艇闯入辖区;船艇靠岸,几个可疑人员登岛。

他火速向上级报告情况,并驾驶小艇赶往现场,截获那几位自称是“游客”的人员,将他们移送派出所。

“海防管控,不可预知的情况比较多,很容易出现监管‘死角’。”吴培煌说, 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运用、大数据的不断丰富,让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相比于孤悬于海上的北尖岛,一到晚上,桂山岛哨楼监控屏上,大海被灯火晕染成金色,一艘艘船只“星星点点”。

珠海某观通站站长陈良说,作为“智慧边海防军警民联防平台”试点单位,他们早在2018年就完成了监控系统升级,“新系统还有光电跟踪功能,夜晚管控效果更好”。

站在观通站,遥望对面的澳门是如此清晰。当地渔民告诉记者,搭乘渔船仅数分钟就可通关。

与澳门紧邻的另一个连队,是武警广东省总队某执勤支队“红色前哨连”。

前往口岸的路上,周边植被茂密,不时有三两游客走过。

连队指导员陈振炜说:“口岸象征着祖国的繁荣与稳定,连队官兵守护着粤澳一线,我们是见证历史的人。”

跟随陈振炜,记者来到口岸某点位,在划定分界线的铁栏杆上,震动报警装置整齐排列。只要有人攀登护栏,不远处的监控室,就会响起阵阵警报声。

“这些无言的卫士,物化的哨兵,大大改善了连队守防条件,提高了我们快速反应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陈振炜说。

守卫在海岛、口岸,他们是保卫者,是建设者,也是见证者。在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一份份合格答卷的同时,也获得了属于边海防军人的成就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