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班长的班长”讲新兵的故事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吴照 周叶青 杨明月 责任编辑:刘上靖 2022-02-12 07:30:14

西部战区空军某旅77名新兵与兵龄31年的一级军士长闫好武进行交流——

听“班长的班长”讲新兵的故事

图①②③:闫好武与新兵们交流。刘 扬摄

图④:闫好武对装备进行例行检查。管 彪摄

第一次见到领章上有那么多“拐”的老班长闫好武,新兵刘麟震心中充满了好奇。

还在新兵连的时候,刘麟震就从教导员杜程炜口中听说了“兵王”闫好武的故事。一次演习中,一辆天线收发车出现故障,所有人都束手无策。营长把闫好武请来解决问题。闫好武把整个系统检查了一遍,发现是一个元器件出了问题,很快就修好了,没有耽误预定计划。

“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兵太牛了。”刘麟震说。他没想到,没过多久自己就见到了这位“兵王”。

下连后,刘麟震来到西部战区空军某旅。该旅今年组织的新兵集训,与闫好武参与的预备班长集训在同一地点举行。“要不让闫班长和新兵们交流一下?”大家都觉得这批新兵挺幸运,能听“班长的班长”上一堂课。交流当天,会议室的听众席里,除了77名新兵外,还坐着几名老班长,他们边听边记,看上去比新兵还认真。

交流中,闫好武和新兵们分享了自己的军旅经历。提问环节,刘麟震迫不及待地问了闫好武一个关于“热爱”的问题。闫好武的回答中,好几次提到“坚持”。

“当一个道理写成一句话的时候,大家觉得这是一个道理。但是当这句话从老班长口中说出来的时候,道理就成了事实。”刘麟震明白,老班长给出的答案,需要他在军旅生涯中细细品味。

第一次和这么多新兵交流,“兵王” 闫好武也有点紧张。

从军31年,闫好武换过许多岗位:通信员、驾驶员、收发技师……1991年,他从甘肃农村入伍。只有初中学历的他,把能吃苦视为自己的“资本”。31年过去,闫好武已经过了退休的年纪,办理了延迟退休。而他眼前的这批新兵,80%都是大学生士兵,学历高,视野广。如何跨越代沟,让他们听得进自己的“苦口婆心”?闫好武仔细琢磨过。

1999年,闫好武所在部队参加演习,全连40多人睡在两张大通铺上。闫好武对其他战友说:“你们先挑睡在哪儿。”年轻的战友生病,野外驻训条件不好,闫好武就煮了碗方便面给他。闫好武深知,如果拿“老兵”的身份去压人,无法走进年轻战友的心。

“咱们都是从新兵走过来的。”眼前这些年轻战友充满期待的目光,让闫好武回忆起自己当新兵的模样。

“那时,咱们营地的冬天可比现在冷多了,经常是零下二三十摄氏度。连队生活条件也差,靠烧火墙取暖,不像现在一进屋就热得要脱大衣。”闫好武记得,班长特意提前烧好热水,让大家用热水洗漱,然后带他们去食堂吃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当时就觉得心里很暖,像回到了家里。”

当新兵成为老兵,闫好武也不厌其烦地谈起老生常谈的话题,整理内务和打扫卫生。

“有些大学生士兵觉得擦桌子、扫地这些细活小活没有意义。”闫好武“借用”了自己新兵时老班长的话,“如果连这些基本工作都做不好,那别的都是空谈。把这些最基础的工作干好了,干得比别人更好、标准更高,才是一名好兵的样子。”

交流过程中,闫好武多次谈起自己的老班长和接触过的新兵。他一直叮嘱,新兵要多和老兵交流,有问题多向他们请教学习,“在部队,大家五湖四海聚在一起,都是战友,亲如兄弟。生活和工作中,他们都是你们的师傅,你们多学多问,大家的心就走得更近。”

闫好武告诉新兵们,如果想迈好军旅第一步,首先是思想上要对部队生活有充分的准备和正确的认识,“如果班长批评你几句,你心里就接受不了,是不是工作就可以不干了?或者这个兵就不当了?”对此,闫好武给出自己的建议,“只要把心态摆正,努力工作,即使一时做不好也没关系,你的努力大家都会看在眼里,都会愿意教你。”

闫好武建议新兵们好好思考自己在部队的发展,先定个“小目标”,“定一个两年的目标,两年后再回头看过去两年的经历,决定自己是否继续留队,是否适合在部队长期发展。”

一个半小时的交流,闫好武坚持全程站立。2018年参加一次任务时,闫好武因工作时精神高度集中,不慎一脚踩空从天线收发车上摔下来,造成腰椎压缩性骨折。受伤处虽然在慢慢恢复,但长时间站立或静坐依然会疼痛。“新兵们都对军营有一种向往。我的表达也许逻辑性、连贯性不强,但我想新兵们应该能理解我的想法。希望他们尽快融入新的集体,当个好兵。”交流结束后,闫好武对记者说。

“从你们的脸上,我看到了对老班长的敬佩。这种敬佩不仅仅来自领章上那么多‘拐’,更来自他不平凡的军旅人生。”教导员杜程炜上台总结,他希望闫好武的故事能在新兵心底种下珍贵的种子,“如何让平凡的军旅生涯变得不平凡,就是要像老班长一样,凡事精益求精,绽放自己的光彩。”

交流实录

热爱·坚持

刘麟震(二排六班):有一个词“热爱”,您提了很多遍。有些新兵可能和我一样,在某个瞬间会产生负面情绪,反问自己为什么要来部队,为什么要在简单的生活里“日复一日”。您是如何把热爱这种心态保持了这么多年?

闫好武:就我个人而言,参军的确是因为对这身军装的热爱。小时候,每次看到穿军装的解放军,我心中都会油然而生一股崇敬之情。可能我们那代人都有很深的军人情结。你们这代人从小接触的东西和我们不一样。你们大都是大学生士兵,离开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来到要求严格的军营,难免有心理落差,需要你们慢慢去沉淀。一是尽快适应新环境。你们在新兵连的时候,管理比较严,大家的训练和生活高度统一。下连后就不一样了,站岗执勤、出公差勤务,每个人工作、训练的节奏可能都不一样,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找到自己前行的目标。二是坚持。你们可以一步一步来,先告诉自己坚持半年,再坚持一年……慢慢地就适应了。

至于负面情绪,每个人都会出现思想和情绪的波动。如何去克服?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自我调解。1999年,由于政策变化,年纪超龄的我失去了提干资格,心里一时难以接受。后来我想明白了,没能提干并不意味着我要离开部队,作为士官我还可以在部队好好工作,发光发热。

生活上遇到问题也是如此,你们可以找战友、班长聊聊天,解开心结,最终还是要自我消化、自我调解,道理还是靠自己去想通。

发展·未来

王志祥(二排七班):我也想像您一样在部队长期发展。如果想成为一名中高级士官,从现在开始需要做哪些准备?

闫好武:关键是必须干好本专业的工作。你们大多数都拥有大专或本科以上学历,我到部队后通过自学才拿到本科学历,用了3年时间才通过军事专业技能鉴定考核。所以,你们要对自己有信心,更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关于是否在部队长期发展,你们要考虑很多问题,包括能不能平衡好工作、家庭之间的关系。选择技术性强的专业或岗位,可能更容易实现你的愿望。我相信,只要你好好干,在专业上过硬,就会心想事成。

本领·升级

常本旭(一排一班):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您是如何适应的?如何克服换装的困难?

闫好武:关键还是学习。1997年,我接触了第一代装备。说实话,当时我就是你们嘴里的“小白”,什么都不懂,日常检查也做不了,车上的新兵都瞧不起我。我当时下定决心,3个月必须学会操作。通过自学操作细则,1个月后我就掌握了操作技能。

我做技师这么多年,没有捷径可走,就是一条路:学习,向书本学习,向身边的老同志学习。2003年,我们升级换代的装备出现问题,为此我专门跑到北京的工厂向专家请教,共同解决了问题。

工作·家庭

袁金(一排三班):听了您的发言,我很敬佩您,感觉您是一个干一行爱一行的人。我是一名大学生士兵,希望以后能在部队建功立业。请问您是如何处理工作和家庭之间关系的?

闫好武:每名军人几乎都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其实,去年我的军龄已经满30年,可以退休了。我坚持到现在,主要是内心有一份情怀,有一份对部队的热爱,当然也离不开父母、妻儿的支持。

我的父母快80岁了。我在部队服役,对他们尽不了孝心,内心很愧疚。但是我的父母一直很支持我。当年我是初中毕业后参军入伍,文化水平不高,没想到在部队一干就是这么多年。看到我取得的成绩、获得的荣誉,父母打心眼里为我高兴,觉得我是他们的骄傲。每次打电话,他们都说让我在部队好好干。

早些年,由于我陪伴妻子和孩子的时间实在太少,妻子心里确实有埋怨,不理解。我记得很清楚,2003年妻子生孩子时,因为部队有任务我离不开,只能让我的母亲去照顾妻子,这是我对妻子一辈子的愧疚。后来我一直尽我所能去弥补,让妻子感受到我对她和孩子的惦念。如今,军人军属的待遇、地位不断提高,国家和社会给予的关爱越来越多,她充分体会到作为一名军属的光荣,慢慢就理解我了。

现在我和地方的同学、朋友交流,他们都很羡慕我。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很有价值,家人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

(摘自闫好武与新兵的交流内容)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