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观察|一份协作书出炉的前前后后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雷彬 何立华 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2-03-02 06:22:29

演练场上“师生对”

■雷 彬

这一次,陈伟懵了。

演练中,这位反潜作战部门长发现水下“敌”艇如幽灵般神出鬼没。陈伟带着官兵想尽办法,却始终咬不住,也打不着。

“不应该啊!”陈伟心里琢磨,他曾多次与该型潜艇交手,对他们的套路早已熟稔于心。以往演练虽各有胜负,但连对方的影都摸不着,还是第一次。

最终,陈伟和战友们铩羽而归。

对手太狡猾,有力无处使,陈伟憋屈了一路。刚下“火线”,他迫不及待地跑到导演部参加系统复盘。

在导演部、海军某联合训练基地指挥导调大厅内,陈伟见到了自己的军校教员朱智。

一番寒暄过后,陈伟才明白——原来,这次演练中,该基地将海军指挥学院多名专家教授纳入组训团队,把多项院校研究成果带到了演训场。陈伟之所以遭遇“滑铁卢”,是因为对方潜艇用了朱教员带来的最新成果。

“蓝军有外援,这仗怎么打?”当着朱教员的面,陈伟心有不甘。

朱智轻轻一笑:“这个成果仍在试验阶段,对潜艇的性能加持并没有那么大。只是蓝军改变了思路,而你们过分相信以往的经验。”

像上课时一样,朱智一边讲,一边伸出右手,食指在空中轻轻一点,表示“刚刚讲的是重点”。这个标志性动作,让陈伟仿佛又回到了军校课堂。

陈伟没想到,时隔多年,教员又给他上了一课:未来战场上,一旦面对敌人的未知装备、全新战法,究竟该怎么办……

那天,朱智还告诉陈伟一个好消息:学院教研团队将常态化嵌入演训任务,为部队官兵带来更多科研成果。陈伟所在的战舰,也将迎来一系列全新试验。

这场演兵场上的“师生对”,得益于一份协作书。

去年,该基地与海军指挥学院签订《联教联训联考协作书》,双方从训练组织、课题攻关、人员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展开全方位沟通协作。

该基地参谋长朱涛说,这份协作书彰显着院校部队携手同行的美好愿景,承载着双方紧盯人才培养、助推战斗力提升的共同追求。

细看其中条目,双方都在这次“携手”中扮演起了新角色,挖掘出了更多潜力——

作为专职组织联合训练的部队,这个基地实战氛围浓、练兵经验足,他们常态化接收学员进行岗位锻炼、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毕业演练,开设了一所“没有围墙的联合作战学院”。也许,未来某一场演练中,分列“战场”两端,陈伟将和学弟学妹们一较高下。

海军指挥学院学术积淀深、研究成果新,他们派出专家教授协助开展任务筹划、作战想定、方案设计,根据需要“送教上门”,与部队官兵共同进行课题攻关,成为该基地的“智囊团”。未来,教员将不只在校园里,也会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

那天在导演部,除了朱教员,陈伟还看到了许多熟悉面孔。他开玩笑说:“这一仗,败给自己的老师不丢人。”

朱智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说:“这次作业不及格,争取下次考出好成绩!”

一份协作书出炉的前前后后

■雷彬 何立华

海上联演联训。甘 俊摄

这是一场酝酿已久的双向奔赴

无巧不成书。

那一天,与陈伟同在导演部的,还有朱智的另外一名学生——吴惠喜,海军某联合训练基地导调训练科科长。

在参训部队眼中,比起“吴惠喜”3个字,他的绰号似乎更加霸气:“海战设计师”。

历次演练,吴惠喜善于临机导调、频出险招,常常不按套路出牌,让不少参训官兵吃了苦头。

2015年,朱智第一次和吴惠喜相遇。那时,吴惠喜身上还没有这么多“光环”。作为训练参谋,吴惠喜奔赴海军指挥学院参加组训骨干班,朱智正是这个班的授课教员。

吴惠喜已经记不清当年学了多少理论、考了多少分数,但朱教员在课堂上临时播放的一段拓展视频,让他记忆犹新。

那是一段展望科技发展的视频。朱智通过短片,引导学员思考未来战场是什么样子。看着屏幕上生动酷炫的画面,师生展开了脑洞大开的讨论。

讨论中,朱智说:“一流军队设计战争,二流军队应对战争,三流军队尾随战争。你们,要做设计战争的人。”

一句话,点醒了年轻参谋吴惠喜——以往,吴惠喜认为组织演练就是“召集人员,定好规则,左手打右手”。那一刻,他意识到演训活动实际上是“把握方向,预想未来,今天打明天”。

此后,吴惠喜回到基地钻研业务,在各项演训任务中大展身手,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组训骨干。

在新一轮军队改革中,基地名称被冠以“联合”二字,由此引发的变化像地震波一样蔓延开来。面对新的职能使命,基地官兵必须跳出固有思维模式,摸索着将知识体系、业务模式等彻底重建。

在军校学习时,吴惠喜跟同学们讨论过联合作战的问题,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样快。

“看上去,只是名称的变化;做起来,却有着代际的差别。”吴惠喜说,以往,他们只需要负责小范围的合同战术训练,而现在,不同军兵种、不同专业的官兵都纳入了他们的“点兵簿”。每当看到穿着不同迷彩、说着不同战场“方言”的战友齐聚基地,他都有一种兴奋感。

不过,那时候基地官兵对联合训练理解不深,导、演、评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对他们而言,兴奋之余,更多的是紧迫:方案制订,参谋人员把某型战机运用规则直接搬到了另一型战机的使用中,评审时在一群行家里手中闹了笑话;战场分析,空军展示态势与海军标注习惯不同,评估员一时竟无从下手;作战行动,航空兵判定距离习惯使用“公里”,导调员却总说“海里”……

“三流的演习套路练不出一流的精兵!”参谋长朱涛分析,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官兵们仍在用低层次思维设计高层次战争。

该基地随即展开一系列业务交流培训。这时候,吴惠喜自然而然想起了在海军指挥学院的学习经历。“院校处在理论前沿,视野开阔、资源丰富,面对未知,我们必须重新当学生。”他说。

此时,千里之外,也有一群人将目光瞄准了同一个方向。这一年,海军指挥学院正式开启联合作战课程建设。朱智所在教研室苦于没有实践平台和具体数据支撑,教员们多次赴部队开展调研。

有缘千里来相会。经过沟通协调,基地在演习时邀请学院专家教授跟训指导,协助组织训练;教员们抓住机会,深入演训一线收集数据、验证课题。

时代大潮下,看似细小的巧合,其实都是必然。那一次,基地和学院共同开办了一个组训培训班。

又一次坐在课堂上,吴惠喜高兴地说:“这是一场酝酿已久的双向奔赴。”

把院校专家请来,不是需要,而是必要

相当一段时间,吴惠喜的微信好友不多。

翻看吴惠喜的简历,这个现象让人多少有些惊讶——吴惠喜当过两年战士,考上军校后学习枪炮专业,后来又攻读兵种战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按理说,这样一个履历丰富的人,“朋友圈”应该很大。然而,就像他的工作一样,处在“战场”幕后的人似乎都有一种天然的神秘感。吴惠喜性格沉稳,善于钻研业务不喜交际,以往开展工作以电话交流为主,微信好友数量一直不多。

但这几年,吴惠喜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原来,每次组织演训活动,基地邀请院校专家教授参加,总是存在着极大不确定性——

出于对部队训练的关心支持,他们来了,这是情分;如果赶上学院教学任务重,他们来不了,也是本分。

所以,以吴惠喜为代表的基地官兵只能“多交朋友”,如果某个教授来不了,他们还可以找其他人。

“经过长期学习实践,官兵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组训经验。难道组织演习,一定需要院校参加吗?”一位骨干表示不解。

对此,基地参谋长朱涛态度坚决:“我们把院校专家请来,不是需要,而是必要。”

朱涛认为,部队官兵突出在技能,院校专家领先在智能。如今,体系练兵深入推进,演训活动中的新思维新事物层出不穷,部队官兵常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专家教授有专业的视角、充足的条件,能对系统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军事实践一旦升华到理论高度,就会成为院校和部队共同的财富。”朱涛说。

这个想法,与海军指挥学院教务处处长姜卫东不谋而合。

姜卫东致力于推动院校教学研究与部队实际接轨,他多次带领团队深入演训一线,挖掘研究课题。实践中,姜卫东发现,每经过一段时间“缺席”,教员们再次进入演训场,有的课题已经过时,有的则要从头开始。

教授梁湲是该基地常客。基地刚开始组织演练时,他曾手把手带着蓝军指挥员学筹划、练组织。一年后,当他再次来到基地时发现,他所教的内容,指挥员和参谋人员已经运用自如。指挥员的指挥方式,早已由基于实战效能向战法创新方式转变。

在这里,梁湲常常感叹自己“老了”:这几年,该基地培养出了一大批专业组训人才,“中军帐”里年轻面孔越来越多。他们思维活跃、不拘一格,坐在不同席位排兵布阵,“常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教学具有时代性,科研需要连贯性。我们希望成为部队形影不离的朋友。”姜卫东说,只有将联教联训联考模式固定下来,双方协作才能从“朋友间的友情赞助”变成“主人翁的责任义务”。

在基地党委推动之下,双方一拍即合。已是学院某教研室主任的朱智,和已是基地导调训练科科长的吴惠喜,又一次走在了一起。

协作书起草任务布置下来,吴惠喜欣然领命。那段时间,他常常站在办公室窗前,眺望蔚蓝大海,仿佛战场尽在眼前。

朱智则要谨慎些:以往也常听说要和部队联教联训,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字斟句酌之后,他起草的初稿名为《联教联训联考协作意向书》。然而,学院党委审核时,直接把“意向”两个字划掉,又增加了许多他想过但没敢写上的内容。

“不是意向,是必须落实!”看着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将训练设计、课题攻关、人员培训、学术交流等多个方面纳入其中,朱智一拍桌子:“妥了!”

一份协作书,总共不过1000字,但从双方提出想法,到推动落地,前后用了两个多月。朱智说,大家都很清楚,里面的一字一句,都凝结着官兵的期许。

协作书签订那天,双方官兵代表齐聚一堂。吴惠喜特意理了头发,合影时,他笑容灿烂。

“下篇文章”不在纸上,而在海上

该基地参谋长朱涛和科长吴惠喜,最近有了一个新身份:院校考官。

根据协议,基地需要遴选人员担任学院“客座教授”,并在学员专业考核、毕业演练中担任考官。两个月前,朱涛和吴惠喜专程到学院,监考某班次毕业考核。

也许是对未来打仗人才的渴望太过恳切,两位部队考官言辞犀利,提问紧贴实战需求,把不少学员问得面红耳赤。

学员李威探究的某课题,在同学们眼中思路清奇、例证丰富,肯定会被评为“优秀”。

然而,朱涛一看,直接否掉。原因很简单:未来战场更加体系化、精细化,这个课题虽然前沿,但提出的方案导致系统臃肿,功能冗杂,风险增加,华而不实。

这番解释,学院专家教授一致赞同。“设计战争的人,必须懂得未来战场需要什么。他们的意见,很大程度上完善了我们对学员的评价机制。”姜卫东说。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场面都这样“唇枪舌剑”。不少学员选取的课题立足部队急需,紧扣作战主题,让朱涛和吴惠喜眼前一亮。

一次演习复盘,参训各方围绕“舰艇雷达致盲情况下近距如何实施导弹攻击”展开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互不相让。

这时候,正在导演部实习锻炼的学员林培武打了个“冷炮”:“雷达致盲,不用雷达不就行了?”

林培武语出惊人。在一众部队指挥员惊讶的眼神中,林培武继续阐述。他在研究课题中,把另一种设备的创新应用作为突破口,具有一定可行性。

那次,吴惠喜难掩内心激动,在评价林培武的课题时不仅给“优”,还在“优”后面连写了两个“+”号。

“与学员交流,对我们来说,其实也是更新知识、拓宽视野、启发思维的过程。”吴惠喜说,当院校和部队融成一个整体,任何细小的思维“碰撞”,都可能擦出石破天惊的行动“火花”。

没有人想到,李威那次“失败”的课题,引起了朱涛和吴惠喜的另一层思考:学员都开始研究那么前沿的课题了,作为专职组织联合训练的基地,我们对这方面究竟掌握多少?

去年,一场关于此项课题的骨干集训在基地拉开序幕。根据协议内容,需要海军指挥学院协助支持。

当“靠交情”变成了“履行责任和义务”,这一次,学院派出了一个阵容强大的专家组。这次集训,他们把自己多年的科研成果倾囊以授,为基地官兵授课20余次,双方共同完成一系列方案拟制。

其实,大家都知道部队训练自有体系,许多前沿课题可能不会落在基地进行验证,但有过“抓瞎”经历的他们不敢如此假设。对此,吴惠喜带的兵、训练参谋徐永力理解透彻:“就像下象棋一样,高手一般都要往后算很多步,我们搞战争预演更要如此。”

因为志同,所以道合。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两个相距千里的单位才将联教联训共同刻进了部队发展的脉络。

集训结束,朱涛在总结时说:“协作书已经初见成效,但更重要的是做好‘下篇文章’。”

走在海风吹拂的基地营区,朱智明白:“下篇文章”不在纸上,而在海上。

抓好协作的“下篇文章”

■朱 涛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进入新时代,面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等人才培养需求,必须加快构建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院校重在教书育人,训练基地擅长以训育人,双方既有职能使命的共通之处,又在人员、专业、资源、模式等方面各有优长。二者携手,打通了院校课程教育与部队实战实训的关键一环,衔接了院校研究积淀与部队组训实践的契合节点,实现了人才共育与资源共享的互利共赢。

一份协作书,体现的是双方紧盯人才培养、助推战斗力提升的探索和追求。比起协作书签订本身,更重要的是如何将条文内容落到实处,并加以拓展。双方要切实厘清职责、把握重点,构建和完善联教联训联考机制、成果转化运用机制、经验共享交流机制等,进一步打通人才培养链路。

联教联训联考,只是其中一步;新时代,呼唤更多协作书。以战领教、为战育人是一项时间投入长、关联部门多、涉及范围广的系统工程,必须强化“全军办教育、联合育人才”的宏观教育观念,把军事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长期规划,号召院校、部队、科研院所、训练机构等各方联合育人、开放育人、全程育人,让理论、师资、技术、平台等优势资源进一步向备战打仗聚焦,向人才培养倾斜。只有这样,部队才能活力迸发、英才辈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