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面孔|走近4位女兵,感受军中绿花的战斗风采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王静 唐帅 于宁 等责任编辑:刘上靖2022-03-07 07:13

摘要:女兵,女兵,军中耀眼的星。在如花的岁月里,她们以矫健身姿投入练兵备战,成为战斗力生成画卷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号手就位

■段皖皖

【人物名片】吴瑞萍,火箭军某部中士,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最美操作手”,荣立三等功1次。

天刚蒙蒙亮,火箭军某部中士吴瑞萍就穿上静电服,与战友们一起登上通往“地下龙宫”的战车。

自春节起,驻地便阴雨绵绵,本该转暖的天气,却越来越冷。车辆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穿行,吴瑞萍望着车外越下越急的雨,一边裹紧身上的大衣,一边在脑中回想早已形成肌肉记忆的操作动作。

“班长,我把规程再给你背一遍吧。”坐在吴瑞萍身边的是一名新号手,见吴瑞萍没反应,又用手拍了拍她。

吴瑞萍将视线从雨中收回,笑着说:“背吧,不要紧张,按照我之前教的来。”

“号手就位!”“1号好!”……

山谷里,新号手清脆利落的口令声与风雨声交织在一起,在吴瑞萍听来,宛如一首动听的乐曲。

这些口令看似简短明了,但在大声报出它之前,号手需要经历一系列复杂艰涩的理论学习。

8年前,吴瑞萍经过3个月的新兵训练,被分配到某导弹旅从事导弹测试工作。初到单位,吴瑞萍踌躇满志。然而,当面对一沓沓厚厚的专业书籍、一页页不同口令的操作规程,以及一张张密密麻麻的电路图时,她脑子里一团乱麻,不知从哪儿下手学起。

“组长,我觉得背书没用。”日复一日的理论学习,让尚是列兵的吴瑞萍产生了逆反心理。

当时的专业组长并没有直接劝导,而是在第二天展开的测试任务中,经过申请将吴瑞萍带进“地下龙宫”跟岗见学。

山林之中、群山之下,一扇神秘的大门缓缓开启。那是吴瑞萍第一次来到这个神秘的地方,她立刻就被眼前一排排通体墨绿的大国长剑吸引住了。

“号手就位!”随着口令声响起,她看着班长们迅速奔赴战位,严谨细致地开始对导弹进行全身“体检”。

“启动性检查不合格”“减压阀失效”……就在测试紧张进行时,一连串导调课目接踵而至。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2岁的测试女兵,见招拆招、忙而不乱,短时间内成功排除故障,有条不紊地展开下一步操作。

吴瑞萍看呆了,那通体墨绿的导弹,那英姿飒爽的身影,那清脆悦耳的口令,触动了她的心弦。她暗下决心,要扎根军营,学好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本领,托举大国长剑。

接下来,理论学习时,吴瑞萍沉下心背记专业名词、钻研测试原理;实装操作时,她对着训练弹练走位、练操作、练排除故障。寒来暑往,转眼数年,吴瑞萍已成长为单位中的专业能手,多次跟随部队执行实弹发射任务,并带领分队女兵多次排除险情、故障,成功测试导弹百余发次。

一长串口令背完,无一差错。吴瑞萍望着新号手因兴奋而微微泛红的脸颊,露出赞许的笑容。

此时,战车冒雨穿过茫茫大山,隐入了连片密林。

“号手就位!”“号手就位!”……

“地下龙宫”里,一排排导弹气势磅礴,呼啸欲出;一声声“号手就位”此起彼伏,刺破苍穹。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