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某旅创新方式方法开展经常性心理工作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姜坤 邓东睿 杨越 责任编辑:刘上靖 2022-07-18 06:57:35

火箭军某旅开展经常性心理工作出新招——

心理骨干在身边 专业服务暖心田

“关键时刻居然犯这种错误,拖了全营的后腿,我也太差劲了……”这几天,火箭军某旅发射四连一级上士李佳丽十分烦闷。前段时间,在一场夜间连续火力突击演练中,他驾驶发射车不小心走错了路,造成发射任务迟滞,为此挨了一顿批评。

情绪低落、丧失信心,李佳丽返回连队后一直状态不佳。中士阳寅豪见状主动靠了上去,仅通过李佳丽随手画的几张图,便把他的心思分析得明明白白。一番疏导后,李佳丽豁然开朗,心结被彻底解开。

阳寅豪的另一个身份,是住连心理骨干。今年上半年,他参加了所在基地组织的心理骨干培训,并通过相关技能权威认证。如今,在该基地每一个连队,至少有一名像阳寅豪一样的心理服务专业人才。

调适心理健康的“营养师”、防范心理问题的“守护者”,这是基地机关对住连心理骨干的作用定位。在此之前,一些一线带兵人认为,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几乎没啥差别,因此经常开错“药方”。有一次,某旅一名战士因提干不成,变得敏感偏激。刚开始,连队指导员试图从教育层面进行说服开导,但收效甚微。直到这名战士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治疗,才走出了心理阴霾。

“这件事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工作和思想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光靠教育引导,无法完全保证官兵心理健康。”该旅政治工作部领导介绍,以往部队摸排官兵心理底数,大多使用量表测试的单一方法。然而,他们在调研中发现,有些官兵对量表测试存在防御心理,为了隐瞒实情,故意选择“一般性答案”,导致已经存在的心理问题隐患越藏越深,难以被发现。

“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只有及时解决,才不会演变成心理疾病。实时捕捉官兵的情绪变化并作出正确判断和科学干预,是为每个连队培养配备专业心理骨干的初衷。”作为这项工作的主要推动者,该旅一位领导点出了住连心理骨干具有的“天然优势”:相比于外请的心理咨询师,他们整天和官兵生活在一起,感知更直接、更敏锐;相比于各营连的带兵干部,他们就是普通一兵,战友放得开、说真话。

可喜的变化随之而来。以往,许多营连骨干开展经常性心理工作,就是一张桌子、两把椅子,面对面地聊天,效果很难保证;如今,为打开官兵心房,心理工作经常在游戏、绘画中不着痕迹地展开,却能够直抵症结,发现官兵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潜在问题。此外,在这些心理骨干的辅助下,各基层主官开展带兵育人建连工作更加得心应手,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显著增强。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一个现象:他们改建的心理咨询室,门口没有悬挂张贴相应的名称标牌,而是以“书吧”“休息室”等取而代之。走进室内,映入眼帘的不再是一桌两座的“标配”,而是琳琅满目的书架、温馨精致的茶座,让人自然而然地放松下来。

“在战斗力建设中,官兵身体的强壮与内心的强大同样重要。淬炼钢筋铁骨需要硬打硬拼,做好心理工作更讲究润物无声。”某旅政委周吕胜说,从这个角度看,住连心理骨干恰恰起到了这个作用。

心理行为训练室内,官兵通过绘画坦露心迹。 杨越 摄

编余小议

像对待练兵备战一样重视官兵心理健康

■徐 雯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与部队使命任务的拓展,维护官兵心理健康日益成为部队建设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中央军委印发的《关于构建新时代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经常性思想工作、经常性管理工作、经常性心理工作相融合,统一计划、统一部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由此可见,心理工作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当今社会,随着学习、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出现心理问题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而鉴于部队的特殊环境和任务性质,官兵们同样不能独善其身。但在一些单位的实践中,心理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或者缺少科学有效的方法手段。

如同练强军事本领需要拥有强健的体魄一样,要想培养出内心无比强大的钢铁战士,必须首先确保其心理健康。因此,要像对待练兵备战一样重视心理工作,让每一名官兵意志坚定、充满自信、积极向上,遇到困难愈挫愈勇、面对险阻全力以赴,挥洒青年一代的热血豪情、彰显革命军人的英雄本色。这既是保持部队安全稳定的需要,也是推进强军兴军事业的需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