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集团军某旅营造崇尚英烈浓厚氛围
用英烈精神砥砺官兵血性
■解放军报记者 周 远 通讯员 颜兴旺
清明前夕,太行山麓某烈士陵园内,气氛庄严肃穆。第83集团军某旅组织官兵开展祭奠革命英烈、为英烈扫墓活动。官兵们向烈士墓默哀献花,并在英雄纪念碑前面向党旗宣誓。
“安俊华,陕西白水县人,1959年3月入伍,196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班长、排长、副连长等职……”青山翠柏间,该旅“抗洪救灾爱民模范营”教导员娄世魁为官兵们讲述烈士安俊华抗洪救灾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
1970年夏,驻地遭受特大洪灾,安俊华带领18名抢险队员直奔灾情最重的待王村,在抢险中不幸壮烈牺牲。缅怀英雄功绩,官兵心潮澎湃,大家只有一个心愿: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用英烈精神照亮前行脚步。
该旅驻地是“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的家乡。前些年,网上个别媒体肆意抹黑“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该旅积极保护英烈名誉,坚决同歪曲、丑化、亵渎、诋毁英烈的行为作斗争。他们看望慰问宋学义烈士亲属,听他们讲述烈士生前光辉事迹,并前往驻地烈士陵园拜谒烈士陵墓。《英雄烈士保护法》颁布后,他们采取理论宣讲、辅导授课、观看录像等方式抓好学习贯彻,教育引导官兵用法律武器维护烈士尊严。同时,结合“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广泛开展讲革命故事、读烈士家书、看红色电影、唱战斗歌曲活动,营造缅怀英烈、崇尚英烈的浓厚氛围。
每当烈士纪念日、清明节等时机,该旅会组织官兵打扫陵园卫生,维护陵园设施,参加地方政府组织的公祭仪式。每逢新兵下连,都要组织新战士瞻仰烈士陵墓,坚定从军报国信念。利用开展主题党日时机,组织党员参观烈士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
传承英烈精神,争当打赢尖兵。前不久,该旅组织战炮班比武竞赛,“百战百胜连”炮班班长谢天亮科学筹划、精准指挥,全班成员密切协同、精细操作,先后出色完成伪装防护、快速机动、战斗减员操作等7项比武内容,一举夺冠。
“勿忘历史、不负英烈,就是要瞄准强敌对手,苦练打仗本领,做新时代打赢尖兵!”走下赛场,谢天亮说。
甘肃省武威市依法为英烈家属解难帮困
用真情关爱激发尊崇荣光
■苗 翔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肖传金
清明前夕,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市民李明欣不远千里赶到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饱含热泪地将一面鲜红的锦旗,送到了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安置组主任李永红手中,锦旗上“五十二年寻亲梦,感恩政府帮完成”两行大字,记录了古浪县政府帮助烈士遗属寻亲的故事。
李明欣是某部烈士李中央的遗腹子。1963年,李中央在支援国防工程建设中壮烈牺牲,安葬于古浪县。50多年来,李明欣和母亲一直在寻找父亲的安葬地,但由于烈士原部队多次转隶,寻亲之路陷入困境。去年5月,国家颁布《英雄烈士保护法》后,武威市军地高度重视,把“依法帮助英雄烈士家属解难帮困”作为优抚工作重点列入议程,军地联合整理出多名“无亲”烈士资料,并联系烈士原籍有关部门,反复进行资料比对,最终帮助李明欣找到了亲人。
依法帮助英雄烈士家属解难帮困,让英雄烈士家属在法治的阳光下感受到荣光。近年来,武威市军地把烈士家属作为重点优抚对象,在认真落实党委议军会、双拥联席会制度基础上,建立党政领导定点联系、军地定期协同办公等机制,为关爱英雄烈士家属提供法律支撑和机制保障。他们在政策范围内最大限度提高优待抚恤标准,依法在享受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方面进行优待。按照《英雄烈士保护法》相关规定,该市在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党政机关、驻军部队、人民团体开展走访慰问烈士家属活动,动员社会力量为烈士家属送温暖献爱心,让烈士家属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感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烈士杨才年在部队执行任务中牺牲,其父杨作德一家生活陷入困境。武威市凉州区政府将杨作德一家作为重点优抚对象,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为他们办理了农村二类低保,并采取临时救助和重点慰问等措施,帮助杨作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某部武威籍烈士张旭林的姐姐张永琴,失业后一度找不到再就业机会。在武威军分区和烈士所在部队联合协调下,张永琴被安置到某单位工作,解决了后顾之忧。
据统计,近年来,武威市依法为英雄烈士家属解决各类困难6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