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革命烈士后人,为了相隔久远的“团圆”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杨洋 方帅 责任编辑:杨一楠 2018-11-02 20:42:19

在一个民族的发展图谱上,英雄是最闪亮的精神坐标。

据民政部统计,近代以来我国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英勇牺牲,但其中仅有193万人留有姓名,而在这些留有姓名的烈士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尚未找到他们的后人。

白头皓首,阴阳相隔。团圆,这种寻常人家拈手可得的幸福,对这些英雄和他们的后人而言,却奢侈不可得。今年6月,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联合今日头条及17家国内主流媒体,共同发起了一项名为“红色血脉——寻找革命烈士后人”的公益计划,旨在利用网络技术手段为烈士寻找失散的后人。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开始加入到这项公益行动中来,截至目前,已经成功为115名烈士找到后人。

——编者

寻找,为了相隔久远的“团圆”

■杨洋 中国国防报记者 方帅

(图片拍摄:谢超宇,制作:陈坤丰)

网络技术介入前,烈士寻亲是一种漫长的存在

深秋时节,巴蜀大地层林尽染,秋色醉人。

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内,一座座洁白的墓碑整齐伫立,一尘不染。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25048名红军烈士,其中仅有姓名记载的外省籍贯红军烈士有218人,但其中有后人祭扫的不足10位。

“作为陵园的工作人员,我非常希望这些曾经为国家、为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先辈,有后人前来祭扫。”陵园管理局宣教科科长李坤蓉介绍,他们之前一直希望能帮助这些红军烈士寻找后人,但不知道从何处着手。

事实上,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遭遇的难题并非个案。2014年,散葬在南疆铁路沿线12个偏僻山坳里的200余名铁道兵烈士统一迁葬到新建的新疆和静县烈士陵园。接下来的几年里,和静县民政局在各大网站发布信息寻找烈士亲属和后人,然而只有十几名烈士亲属与他们取得了联系。

受时代条件的限制,许多烈士在牺牲时,部队没有办法联系到他们的亲属,而民政部门颁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上,也大都无法确定烈士埋葬的地点。

因此,在网络技术介入前,烈士寻亲是一种漫长的存在。李坤蓉告诉记者,近些年来,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曾经接待过2例前来寻访的英烈后人,“他们的寻访过程非常曲折艰辛,从青葱年华到两鬓斑白,大半生悄然逝去。”

“更让人忧心的是,时间不等人。”李坤蓉表示,随着对烈士尚有记忆的亲属带着眷恋和遗憾相继逝去,第三代之后的亲属寻找的动力也会减弱,烈士和家人恐再无“团聚”的机会。

“幸运的是,网络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据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馆馆长薛元勋介绍,直到和“红色血脉——寻找革命烈士后人”公益计划取得联系后,他发现是有办法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消弭信息流通的障碍。

一条手机推送,让他发现找到曾祖父的希望

36岁的肖琳对曾祖父肖永贵的全部了解都来源于一张有些破损的纸张——它质地轻薄、纸面泛黄,存世时间几乎是他年龄的2倍。

这张《革命烈士牺牲证明书》用繁体的毛笔字写道:肖永贵同志于1929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在红四方面军一师二十九团任团政治委员,不幸于1933年5月26日在四川省洪口镇光荣牺牲……

没有别的遗物,也不知肖永贵葬在何处,从1954年拿到这张证明起,肖家人就开始了漫长的寻亲之旅。从爷爷、父亲再到肖琳,64年过去了,找到的希望似乎越来越渺茫。

直到今年7月13日,肖琳看到本地一位朋友分享了一条今日头条APP推送的寻找烈士曾纪奎后人的消息,还附上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的电话。

肖琳看到的这条推送,正是“红色血脉——寻找革命烈士后人”公益计划采用的技术手段。据今日头条“头条寻人”项目组负责人曾华介绍,他们将烈士信息收集起来,依托大数据分析,利用精准地域弹窗技术,将寻亲启事推荐给烈士户籍所在地的用户。凭借着庞大的用户量,这种寻人模式曾创造过5分钟内找到走失者的记录。

看了曾纪奎烈士的信息,肖琳激动起来,曾纪奎和曾祖父既是老乡,又在同一支部队,说不定曾祖父也安葬在那里。

肖琳拨打电话询问,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承诺尽快答复。仅仅几个小时后,肖琳就收到了回复:陵园工作人员骑着自行车,在山上确认了肖永贵烈士墓碑的位置。

“当时特别高兴,我们找了64年都没找到,结果凭着一条手机推送信息半天就找到了,简直不敢相信。”肖琳兴奋地告诉记者。

至此,肖家三代人的寻亲之旅终于结束,而更多烈士后人的寻找也已经在路上。据曾华介绍,除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外,他们已经与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等全国68家烈士陵园和烈士纪念馆达成合作,共寻英烈后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