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7”地对空导弹总设计师钟山:“忘不了没有空防的痛”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万东明 钱晓虎责任编辑:丁杨2018-11-16 09:48

“尖端武器是买不来的,国防只能靠自己”

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的春风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拓宽了我国军工人的视野。

当年,钟山率团赴法国参加国际遥感技术会议。此行让钟山大开眼界的同时,也让他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防空武器太落后,无论从技术还是元器件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都有很长一段距离。

当时,法国的“响尾蛇”防空导弹凭借技术和战术优势,风靡全球。起初,我国也想引进,但面对高昂的费用和其他原因,最终只能望而却步。

“作为一个大国,尖端武器是买不来的,国防只能靠自己。”1980年5月,钟山被任命为“红旗-7”地对空导弹总设计师。

“7”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而是一次更新换代的跨越发展。“红旗-7”地对空导弹不仅作战空域从高空扩展到了低空、超低空,作战反应时间也大大缩短。

设计论证期间,钟山带着团队开始奔波于全国各地,一年内走遍了上百个工厂和研究机构。

一次,钟山在工厂谈完工作已是深夜,当时旅馆没有多余房间。正当工厂领导犯难时,却发现他们早已在会议室打起了地铺。“工作第一,其他的都不算什么。”钟山对待工作严格要求,但对生活却一贯从简。

在一次打靶飞行试验中,国外某型地对空导弹竟然打出“六发一中”。这让不少科研人员心里犯起嘀咕,别人那么好的装备只能打出这个成绩,而刚刚起步的我们能有多大突破?

“要善于思考、敢于创新,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在钟山看来,做科研绝不能迷信国外,要在吸收、借鉴的同时,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科研之路。

在钟山的倡导下,研制团队根据掌握的现有技术,进行科研攻关。例如,改变集成电路及印制板,使指令执行时间、功耗进一步缩短,成功达到当时技术水平。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多年,“红旗-7”地对空导弹成功定型,并陆续装备陆军和空军部队,成为我军装备的第二代防空导弹系统,增强了我国低空和超低空的防御能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