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首飞试飞员李刚:国之重器以命铸之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刘天明 张天南 杨春源 杨元超 责任编辑:杨一楠 2018-11-22 11:27:23

国之重器 以命铸之

刘天明

“新型战机都是试飞员用命飞出来的。”一位空军试飞员曾这样评价自己的职业。试飞员对一架新型战机列装有多重要?德国科学家奥托·李林塔尔说:“发明一架飞机算不了什么,制造一架飞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而试验它才艰难无比。” 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院士说:“航空科学的每一次突破,都以试飞员技术突破为基础。”

飞行员,试飞员,一字之差,风险程度却不一样。对试飞的风险,有人这样形象比喻:如果说飞行员是在高速公路上开一辆定型的好车,试飞员就犹如在悬崖边上开一部新车;飞行员不允许半个车轮悬空,试飞员却要去试验有几个轮子悬空才可能坠落悬崖。

恩格斯说:“任何一门学科,如果能够用数字来描述,那么它才能说是科学的。”试飞中到底会遇到多少风险?数据最有说服力。统计显示,每型战机列装前,都要完成1500-4000架次的飞行试验。在“飞豹”战机定型试飞中,平均18分钟遇到一次险情。

飞天之路,是一条“血路”。上世纪80年代末,法国研制的4架“幻影”战斗机,在试飞中全部坠毁;美国仅在超音速飞机颤振和操稳试飞中,就摔掉了56架飞机,牺牲了72名优秀飞行员;60多年来,我军也有试飞员在苍穹试剑中血洒长空。

李大钊曾说:“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的时候。”试飞员之所以在试飞中临危不惧、遇险无畏,敢于跳“刀尖上的舞蹈”,在“必须牺牲的时候”敢牺牲,是因为他们知道“国之重器,须以命铸之”,能否试飞成功,事关国家巨额财产,事关科研人员心血汗水,事关科技强军进程。

有位哲人说过,平庸的人只有一条命,叫性命;优秀的人会有两条命,即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会有三条命,即性命、生命和使命。它们分别代表着生存、生活和责任。翻阅李中华、邹延龄、梁万俊等试飞英雄的事迹不难发现,“使命”是一个关键词。李中华说:“心里装着使命,试飞就有了更大力量。”邹延龄讲:“不把试飞当崇高使命,就会把试飞当负担。”梁万俊道:“我的幸福感,来自对心头使命的担当。”心无旁骛,精于本职,不忘初心,锐意进取,一位位英雄试飞员用行动诠释了崇高的使命感。

历史上,履行任何一项伟大又神圣的使命,都不能缺少崇高的献身精神。一位位试飞员之所以能在试飞战线上不断取得突破,最根本的是靠牢记使命、为国奉献的高度政治觉悟。正是这种使命,让他们始终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充满风险的科研试飞岗位。

诗人这样说:“知识的确是天空中伟大的太阳,它那万道光芒投下了生命,投下了力量。”如果说以前的试飞员最需要“蓝天拼刺刀”的勇气,那么今天的试飞员还必须全程参与新型战机设计研制,成为“会飞的工程师”。在歼-10试飞过程中,李中华先后提出了10多项设计改进意见和建议。连飞机的驾驶杆模型,都是李中华和战友们用橡皮泥一点一点捏出来,再移植到生产工艺中。

“欲与群枭比矫健,南天浩溟誓纵横。”正如一首歌中唱道:“英雄不过是为理想献身的凡人。谁的心中只要装着祖国,谁就会在平凡中显得超群……”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获得者、歼-20首飞试飞员李刚——

飞国产新一代隐身战机的人

解放军报记者 张天南 通讯员 杨春源 杨元超

第十二届中国航展上,以“新涂装、新编队、新姿态”惊艳亮相的歼-20四机编队,在天幕上留下一道道炫酷的银白色涡流。歼-20从上届航展双机编队1分多钟的“惊鸿一瞥”,到这届航展以四机编队进行了约8分钟的飞行展示,让国人欢欣鼓舞。

隐身战机对一个国家空军有多重要?网上公布一组数据足以证明:数年前,美国空军曾组织F-15、F-16、F-18G,以及欧洲台风战机等战机与F-22进行空战对抗,F-22取得了惊人的144:1的累计战绩。

当时,有中国军人不无艳羡地说:“真正的‘王者’,属于隐身战机。” 更有军事专家指出:“在世界空战史上,战机之间的代差往往致命。”

作为歼-20的首飞试飞员,李刚是第一位将我国隐身战机飞上蓝天的人。这一飞,开启了中国空军的“20”时代,也宣告了“隐身时代”的到来。

试飞员,是与技术人员一起,把蓝图和数据变成战机的人。一款新机从试飞到服役,要通过上千个试验项目,上万个状态点都要试飞员进行试飞。对试飞员来说,试飞即是战斗,未见硝烟,战斗已经打响。

“国之重器,以命铸之。”这是李刚的信条,更是他20多年试飞生涯的真实写照。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