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极哨所司炉工任光福:我把太阳迎进祖国

来源:解放军报记者部 作者:杨磊、李宝成 责任编辑:焦国庆 2018-12-13 19:36:39

首登荒岛

修路安家

他是战友眼中的“多面手”

抗击洪水

不眠不休

他是官兵口中的“定海针”

......

人物简介

任光福,山东德州人,2004年参军入伍,现任战区陆军某边防旅东极哨所司炉工兼水电工。

十年前,任光福入选为首批登岛的一员,见证了黑瞎子岛回归祖国的怀抱。那一刻,任光福既兴奋又难忘。回想起当年建连守连的日子,任光福历历在目:“天当被,地当床,草棍蒿秆做筷子,泥浆尘土裹衣裳。”任光福告诉笔者笔者,他和战友们上演了一场真实版的“荒岛历险记”。

就在十年后,他被评选为东极卫士,他用忠诚守卫国门。那一刻,既感动又幸福。板油道,新营房。四季缤纷巡逻路,芦苇荡里迎朝阳。他和战友们构造了一幅美丽的“边防画”。

十年的日夜坚守,十年的披霜挂雪。十年来每天把第一缕阳光迎进祖国,这一切记录了我最美好的军旅生活,也成为东极哨兵传承登岛接防精神的见证。

一朝登岛守国门,一生无悔迎阳人。这就是任光福。

推迟的婚礼

这个故事真实地发生在任光福身上。当时为了守岛抗洪,他错过了结婚的日子。

任光福告诉笔者,一开始他媳妇不理解,还抱怨着我等你这么多年了,你说不回来就不回来,咱这婚还结不结,怎么怎么地的。

2013年8月,黑瞎子岛遭遇特大洪水。岛上往日高耸的灌木只能观望到树顶的几片树叶。

这是我们连队的小油库,看到红色的标线了吗,那是2013年最高水位线,当时8月底的时候,水位已经涨到这么高了。我1米7多,比我都高,1米8多吧。任光福带着笔者讲述着洪水侵袭时的场景。

“连队的营房也成了汪洋中的孤岛”。任光福负责的发电房、净化水房、配电间都受到了洪水的侵袭。三个配电箱其中这个是净化水设备的配电箱,室内这个水不能高于这个配电柜的底沿,因为它底下接收器的下线就会短路,短路之后净化水设备就得瘫痪。瘫痪咱们前面的日常生活用水保障就得中断。

为了守住岛上的“生命之源”,任光福把三间设备房的门窗,用两层沙袋夹着防水布,筑起了1米多高的防护墙。即便如此,洪峰过境时,风浪越来越大,室内的水位不断上涨。

当时他把被子和褥子全搬锅炉上边来了,在这上边整整住了一个多月。如果说一天24小时,如果说哪个房间有险情,他及时就直接出去,减少了中间这个时间。

不仅如此,任光福说,每天,他们都要通过三个房间的窗台来回穿梭观察水位,处理险情。20多天的不眠不休,升国旗成了他和战友们坚守的动力。

尽管哨所门前的升旗台已经被淹没,但官兵们依然每天穿着防护水具,蹚着齐腰的洪水高举国旗去升旗。在黑瞎子岛的上空能够望到一抹鲜红,飘荡在水天之间。

60多天的奋战,洪水退了。任光福才回到老家补办了迟到的婚礼。

艰苦的岁月

黑瞎子岛是黑龙江上最大的一座岛屿,因黑熊经常出没而得名。2008年10月14日,中国和俄罗斯在黑瞎子岛上举行了“中俄界桩揭幕仪式”,岛上171平方公里的领土历经79年,又回归到祖国的怀抱。作为第一代登岛人的任光福,已经在这里驻守了整整10年。

2008年10月14日,这片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冲刷出来的三角洲,迎来了第一批“拓荒者”。

黑瞎子岛上夏天短且蚊虫肆虐,冬天漫长狂风暴雪,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6摄氏度。

尽管登岛之前,任光福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但恶劣荒芜的环境还是给了他当头一棒。

任光福告诉笔者:黑瞎子岛水泡特别多。个矮的踩着草塔,一步迈不过去都直接掉坑里头。全是泥,老难受了。你从2594到2596两公里来回,您看看现在,如果开车的话,也就顶多四五分钟、五六分钟就回来了,那时候走两小时。

岛上的恶劣环境,让战士们的巡逻变得异常艰难。登岛的第一顿饭,更是让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任光福心情跌入了谷底。

“江水的味实在是太难喝了,我不能看着我身边的战友,天天喝江水,也确实心里过意不去。”

任光福和战友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把物资运往指定地点,并以最快的速度搭建生活设施。

在任光福和战友们的努力下,经过26个日日夜夜,官兵们靠手搬肩扛终于搭建起了4400平米的保温板房。

2011年8月,任光福和战友们从板房搬进了永久性营房。崭新的营房,现代化的配套设施,官兵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了。

如今,乌苏大桥和景观大道的开通,让天蓝水绿的黑瞎子岛变成了游人如织的旅游景点。改变的是美景,不变的是忠诚。任光福和战友们将不负青春,无愧朝阳,坚守在祖国的东极。

回忆起守岛的点点滴滴,任光福说,我们时刻代表着祖国,无论面对多大困难,都要坚守下去。”寒冬将至,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干好自己的工作,给爬冰卧雪巡逻的战友们营造一个温暖如春的家。

(解放军报记者部·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