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旦期间,广东省汕头警备司令部纠察队外出执勤。吴贤达 摄
警备工作需要部队之间、军地之间密切配合
军人着装,一直是《内务条令》规范的重要内容。2002年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规定:军人非因公外出应当着便服。这一重大变化,最大限度释放了军人外出的休息、调整、放松效能,减少了军服、军人在社会上的流动量。但对于纠察人员来说,跟上条令变化、及时转变观念却并非易事。
“条令修改后,外出军人军车违规违纪和假冒军车现象大幅减少,警备工作面临无人可纠、无车可查、无假可打的局面。”曾任某警备司令部纠察排长、现已转业到地方的史玉良说。警备纠察外出频次减少、纠察力度减弱的现象,在一些地方甚至持续至今。
2018年6月,根据上级通知要求,上合组织青岛会议期间,在环鲁通道徐州段,江苏省军区、军分区两级警备分队联合地方公安部门开展警备执勤。徐州第一干休所两名战士被抽调参加警备执勤。第一次亲身体验纠察工作,二人兴奋不已。练“三相”(站、坐、走)、过“三关”(政治思想、身体素质、业务技能)、强“四功”(站功、走功、坐功、眼功),要求做到执勤规定“一口清”,处理情况“快、准、全”。3天训练下来,二人开始有了倦怠情绪。
临时抽调人员,组织短期培训后立即上岗执勤,这样的快节奏实为无奈之举。“编制所限、人力短缺是目前警备工作普遍面临的问题。”徐州军分区战备建设处参谋丁相成说。军队体制编制调整后,军分区机关现有战士不足10人,还要担负车辆驾驶、通信联络等任务。
人员不固定、训练不扎实,带来的是法规不熟悉、业务不熟练、执勤不规范,警备勤务工作难以落实落细,以至陷入被动。
“警备工作不是某个单位、某个连排的事,需要部队之间、军地之间密切配合。”某警备区战备建设处参谋凌厉说。一次,他们接到辖区某收费站通报:“一名驾驶军绿色涂装运输车,自称是军人却无法出具有效证件的男子欲强行冲卡,希望军分区派人协助核验该男子的身份。”因同地方公安部门沟通不畅,缺少和交警部门的配合,当纠察人员赶到现场时,可疑车辆早已冲卡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