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位军地青年典型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到底学了啥?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杜佳承 张立新 责任编辑:李晶 2019-05-06 08:38:21

5月4日,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共青团中央联合组织的军地青年典型走基层活动中,8位军地青年典型走进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学习祖国航天发展伟大历程。

青年典型都学到了啥?

军地青年典型代表参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 中国军网记者杜佳承摄

1958年3月,党中央批准,建设我国第一个综合试验靶场。至1959年,近十万大军在茫茫戈壁大漠经过一年多的鏖战,铺就了270多公里长的铁路,打通了外界到大漠深处的生命线。建成了海、陆、空试验靶场,发电厂、家属楼、礼堂。老一辈创业者以巨大的代价,把“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的戈壁大漠,建成了我国最为先进的首个综合试验靶场。

铁道兵铺设路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供图

部队官兵顶风冒沙护帐篷。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供图

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国产近程导弹发射成功,成为我国军事装备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我国第一枚国产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供图

1966年10月27日,我国在这里进行原子弹导弹结合试验。这一天,从发射场至新疆罗布泊核导弹飞行航区内所有人员进行了安全疏散,留在阵地执行发射任务的只有七个人。后人称他们为“阵地七勇士”。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在距离核导弹发射阵地不足200米的地下控制室,成功将世界上首次在本国国土上进行的核导弹发射试验成功实施。那震惊世界的一声惊雷,向世界宣告了年轻的共和国站起来的声音。

地下控制室“阵地七勇士”认真操作。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供图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东方红卫星在2号发射场发射成功。2016年起,国务院批准将每年4月24日确立为“中国航天日”。

我国第一颗东方红卫星发射成功。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供图

1975年11月5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为后续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展打下了技术基础。

1981年9月,成功进行了“一箭三星”发射,标志着我国首次掌握了一箭多星发射技术,为开展空间科学试验迈出了重要一步;首次为法国搭载微重力装置,开创中国航天走向世界商业航天发射的先河。今天,一箭多星技术和外星搭载,已经成为中国航天发展的重要成就。

“一箭三星”发射。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供图

1992年,党中央高瞻远瞩,决策启动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选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997年,一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载人航天发射场,在弱水河畔拔地而起,首次在国内采用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和垂直整体转运以及远距离发射测试技术,成为中国航天“三垂一远”技术的开拓者,为后续文昌发射场建设以及我国航天技术发展提供了模板和经验。

1999年,载人航天工程由数十万人历经八年艰苦研制,终于推上了发射日程。11月20日,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首次从新建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并顺利返回四子王旗着陆场,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战告捷。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供图

随着神舟二号、三号、四号无人飞船相继发射成功,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技术逐步成熟。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托举着我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成功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2001年1月10日1时整,神舟二号飞船成功发射。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供图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成功。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供图

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神舟四号飞船发射成功。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供图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供图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由一人一天向多人多天飞行跨越。

2005年10月12日9时整,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李玉建 摄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从这里顺利升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实现了太空出舱活动,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掌握太空出舱技术的国家。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李玉建 摄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升空,并先后与神舟八号无人飞船,神舟九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独立自主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飞船发射成功。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李玉建 摄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李玉建 摄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在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李玉建 摄

2016年9月15日,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发射成功。一个月后,神舟十一号飞船搭载着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顺利升空,与天宫二号进行交会对接,在轨运行33天,圆满实现了我国航天员在太空中期驻留的重大跨越。

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发射。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李玉建 摄

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航天发射高密度常态化。2018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全年执行了18次航天发射任务,成功将64颗卫星送入太空,创下了国内单个发射场年发射次数的最高纪录。截至目前,已经有159颗卫星从这里发射升空。其中墨子、悟空、慧眼等科学试验卫星,成为我国航天技术迈向深空探测和研究的重要实践。“吉林”、“双曲线”、“朱雀”等民用卫星和火箭发射,开创了民商航天发射的先河。

半个世纪的问天之旅,从第一颗东方红卫星发射,到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返回;从第一艘载人飞船,到突破太空出舱、交会对接、中期驻留等一系列空间科学技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恢弘史诗,铸就了中国航天从卫星到飞船、从无人到载人和平利用太空的历史丰碑,奠定了新中国走向世界的大国地位和崛起太空的强国地位。成就了一个功能齐全、技术先进、集载人航天与卫星发射及其他科研试验任务于一身的综合性航天发射场。

如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跻身世界航天发射中心前列,成为中国航天举足轻重的发射圣地。半个世纪的无悔坚守,一代代航天人扎根大漠,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放飞了一次次火箭腾飞,一次次刷新了祖国在太空的高度。今天,新一代航天人依然脚踏前辈的足迹,在戈壁大漠中默默坚守。他们是航天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