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喀喇昆仑的另一种“军姿”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张强 李蕾 徐俊 索延客责任编辑:李晶2019-11-04 13:31

操纵制氧设备,王何钰技术娴熟。

王何钰:狮泉河制氧站二级军士长

“我在狮泉河制氧气”

阿里军分区的狮泉河制氧站里,二级军士长王何钰正与制氧站战友们一起,给蓝色的金属氧气罐装好安全阀,再套上皮圈,一罐接一罐地将这些百十来斤重、一米多高的“大块头”搬进前来运氧的卡车。

制氧站的工作是忙碌的,每天要接待七八个有氧气需求的单位,一般情况下,每个单位要运走十几、二十罐氧气。有时候,遇上部队大规模来阿里驻训,王何钰曾接到过保障上百罐氧气的“大单”任务,为此,他们需要加班加点地赶工。

那天,与对方单位负责人交接,王何钰详细介绍运氧途中的注意事项:防止颠簸,远离烟、火、油,轻拿轻放。

此刻,平日里不善言辞的他忽然变得口齿伶俐起来,反复叮嘱着……卡车沿着荒芜的高原公路驶向远方,他还在观望。

每一天,制氧站的官兵都会见到这一幕:卡车载着高原之氧渐行渐远……

这些承载生命活力的氧气,将会在不同地点,用到不同官兵的身上——也许是一个初上高原的新兵,也许是一个刚到高原的驻训军人,也许是一个突遇急症的战士。

王何钰并不认识这些陌生而遥远的战友,但他知道,自己制造的氧气,一定会帮助他们扛过高原反应,熬过初上高原“缺氧”这一道难挨的关卡。

狮泉河制氧站的日常工作,大多是平淡枯燥的,一成不变的。

每天一大早进入制氧间,王何钰打开电源,依次启动制氧机械,在确认所有设备正常运转、五六个显示屏的指数正常后,他再进入监控室。

周而复始的监测任务开始了——每隔30分钟,王何钰就进入制氧间,检查设备正常运转情况。即使在30分钟的休息间隙,他也需留意制氧间的运转情况,仔细聆听设备的运行声音有无异常。

由于精神紧张、长时间坚守监控室,一天下来,王何钰难免感到头昏脑涨,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也时不时来“袭扰”。高原上艰苦的自然条件,如风雕雨琢般在他身上刻下痕迹——他的指甲盖下陷,记忆力也一年不如一年。

王何钰习惯了这里的平淡,习惯了在机械重复的行动中,完成每一次任务。阿里,这个他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已然亲近、熟悉得如同“故乡”。守在高原已经22年的他,深知高原缺氧对于每个兵来说意味着什么,他更懂得自己的“制氧”工作可以为多数战友驱走病痛、甚至挽救生命。他说,这便是坚守的意义。

如今,他在狮泉河制氧站从事“制氧”工作,也快20年了。王何钰觉得,氧气罐的蓝色油漆,像极了阿里纯粹的天空——用生命中同样纯粹的岁月守护阿里高原,守护着制氧这个岗位,谁说不值得?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