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空军地空导弹兵某旅旅长郑志洲——

平凡的世界 梦想的天空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孙伟帅 付震 王庆虎责任编辑:张诗梦2019-11-18 11:19

字如其人,人如其字

郑志洲的办公桌上,只摆了几部座机电话和两叠文件,不见现代人办公最离不开的电脑。

没有,并非不用。相反,对于地空导弹兵这样一支信息化程度极高的部队来说,作为指挥员的郑志洲是个电子产品“发烧友”。

他习惯于用更加传统的方式——纸和笔,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在郑志洲的文件柜里,保留着许多份手稿,大到对作战训练的思考,小到对个人生活的感悟,都从笔尖流淌到纸面。

郑志洲偏爱柳公权的书法。他喜欢柳体字,“骨骼挺拔,笔画强韧,精瘦硬朗的形态给人挺拔的感觉。但在挺拔之中,又有骨肉均匀的美感”。

对郑志洲来说,写字如此,为人亦如此。

在一级军士长蒋大力的眼中,“郑旅长是个精干又严厉的指挥员”。蒋大力曾亲眼目睹郑志洲发火的现场,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一名副营长在训练上“冒了泡”。那一次,郑志洲当着全营官兵的面,狠狠批了副营长一顿。

不过,在卫生队队长李牧心中,郑志洲又有着反差极大的另一面。

该旅组建不久,赶上了护士节。正在伴随野外驻训的卫生队,收到了一份特别的节日问候——郑志洲手写的慰问信。

李牧依然记得,他们收到这封亲笔信时的感动:“习惯了在手机上发祝福,写消息,看到郑旅长托人带来的手写慰问信,我们这一帮子大老爷们,心都被暖化了。”

心被暖化的不只有郑志洲的战友。在这一点上,恐怕没有谁比郑志洲的妻子杨晓伟体会更加深刻。

杨晓伟曾珍藏着几百封她与郑志洲往来的书信。每一次看见郑志洲挺拔有力的字迹,就好像看见那个精干、让她有安全感的男人。字里行间,硬汉的柔情全部倾泻而下。

伏于案前,手执毛笔,记者在心中勾勒着郑志洲写字时的画面。郑志洲年轻时最常写的一句话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随着岁月的累积,现在的郑志洲更喜欢写那首诗——《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是您心境的变化吗?”记者问。

“心境可以变,心态也可以变。但是有些东西永远也不会变。”郑志洲认真回答道。

“比如?”

“比如梦想,比如追求。”

用心了,才能跟上时代

若不是亲眼看见,记者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位导弹旅长竟是90后女儿郑一鸣的“服装顾问”。

“总体来说要突出个子优点,上衣应是短款,小西装或衬衫,下装是直筒裤或喇叭裤……”这是郑志洲写给女儿的服装“穿搭指南”。

“穿搭指南”的缘由是女儿要参加一次校外活动,向父亲发来“求助信”。

我们见惯了错过孩子成长的军人老爸,这位习惯了南征北战的地空导弹兵,倒像是一位“非典型”军人父亲。

郑志洲对这一点颇为骄傲。他说:“做一个用心的军人——对国,用心;对家,亦用心。”

用心了,才能跟上时代。

郑志洲读军校时,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扬威海湾战争,也震惊了全世界。郑志洲和战友们第一次认识到,科技竟能产生如此强大的战斗力。

军校毕业后的郑志洲,赶上了空军地空导弹兵快速发展的时代。他的成长步点几乎踏上了武器装备发展的所有节拍。

“脱离时代,我无法成长,更无法追梦。”郑志洲说,“既然踏上了时代的节拍,那就该与这个时代一起成长。”

看到人民空军70年的发展成就,特别是看到以歼-20、运-20为代表的“20家族”翱翔天际,郑志洲激动之余,心中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我们虽不能飞上蓝天,但我们与航空兵部队一样,都是联合作战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作战单元。”他说,“不管是天上,还是地下,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坚决捍卫国家空天安全!”

翻看过往的照片,你会发现郑志洲脸上逐渐明显的岁月痕迹。郑志洲把这当成一种馈赠。在他心里,任凭岁月如何磨砺,也磨不掉他的初心:“把兵带好,把部队训练好!”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郑志洲听完对讲机里传来的“报平安”后,松了一口气。很快,7万只和平鸽展翅飞翔。

这是郑志洲最爱看的画面之一。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军人,他,他们,比谁都珍视和平。

白鸽飞翔的这片天空,也是每一名地空导弹兵梦想的天空。

空军地空导弹兵某旅组织实弹射击演练。朱姜海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