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伤残军人坚持爱党、信党、跟党走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杨明月 责任编辑:王凤 2022-08-09 11:33:52

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伤残军人坚持爱党、信党、跟党走——

初心不改 奋斗不止

■中国国防报记者 杨明月

涂伯毅(左)和周全弟(右)给成都市繁江小学学生讲战斗故事。李胜子 摄

八一建军节前夕,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收到一份来自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的礼物——一幅写有“航天强国 奋力拼搏”的书法作品。

作品创作者是91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涂伯毅。涂伯毅和几位老兵还为航天员录制了祝福视频。

“当年(我们)出国征战是为了保家卫国,今天你们飞上太空是为了航天强国,希望你们奋力拼搏!‘八一’到了,祝愿所有的航天员节日快乐!”视频中,涂伯毅神情坚定、声音洪亮。

听着熟悉的乡音,四川籍航天员叶光富深受感动。他说:“我一定传承好革命精神,时刻准备出征太空,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多年来,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的老兵们从不向困难低头,也从不居功自傲,持续发挥余热,力所能及为党、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

2020年10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习主席给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全体同志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习主席指出,60多年来,你们坚持爱党、信党、跟党走,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活动,继续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展现了初心不改、奋斗不止的精神。

得知习主席回信的消息后,涂伯毅格外激动:“我是革命军人,尽管不能拿枪了,但只要还活着,就要冲锋。”

1951年2月,20岁的涂伯毅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遭到敌人凝固汽油弹袭击,全身大面积烧伤,面部严重损毁、双手致残。1956年,涂伯毅来到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由于伤情严重,他一度躲在屋里不愿见人。

“伤残军人在战场上是勇士,在生活中也要做强者。你一定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要坚定理想信念,炼就钢铁意志。”领导和战友的开导让涂伯毅逐渐树立信心。他发现,在休养院这个大家庭里,伤情比他重的大有人在,但是他们都很乐观。

一级伤残军人刘渝生自学诗歌创作,诗作《我们的心永远忠于党》受到许多老兵点赞。这首诗中写道:“没有双手一样写字弹琴,两腿瘫痪能用双手劳动……”在板门店铁甲山阵地被敌机炸伤左手和右眼的易如元,自学竹笛,一手握笛、一眼识谱,吹奏出美妙乐曲。女战士张道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双目受伤失明,回国后主动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还学习按摩技能,为伤残军人和群众义务服务……

前不久,休养院伤残军人周全弟到成都市香城中学作事迹报告,用断臂残肢为学校创作“塑魂 立根 育神”的书法作品。看到遒劲、刚毅的6个大字,在座的师生无不钦佩。休养院医生郭丹丹告诉记者,每一笔一画都是周全弟忍着神经痛写下的。这种神经痛无法治愈,只能通过理疗缓解。

周全弟在长津湖战役中失去双腿和双前臂。每忆及此,这位曾在冰天雪地里埋伏了三天三夜的老兵总是难掩激动:“我们不怕苦不怕死,就怕完不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

20世纪50年代,休养院成立老战士宣讲团。如今,宣讲团有11位老兵,平均年龄接近86岁。因为年龄高、旧伤多,每次外出宣讲对于老兵来说都是考验,但只要能坚持,他们从不拒绝。

休养院荣军科科长廖品列告诉记者,60多年来,休养院老战士宣讲团深入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党政机关、学校、社区、驻军部队作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报告,把宣讲党的政策、弘扬革命精神当成职责使命,累计开展宣讲近万场。

据统计,去年党史学习教育中,老战士宣讲团共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红色基因代代传”等主题宣讲260多场,2万多人次受教育。老战士宣讲团被评为2021年全国“最美退役军人”。

如今,88岁的伤残军人易如元每天坚持读书看报,经常摘抄精彩内容反复诵读。他说:“活到老,学到老。我要把党的创新理论学深悟透,更好地校正自己的行动,始终做到与党的步调保持一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