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推出“136”军人军属公共法律服务模式
打造司法拥军“身边的平台”
■闫 晗 陈一琛 中国国防报记者 何武涛
“军车执行任务期间发生交通事故,该怎么处理?”
“见义勇为的行为如何界定?”
7月7日下午,一场军营版“今日说法”在中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驻训场展开。由军地有关单位抽组的律师团队,围绕困扰部队战备训练和官兵关心关注的涉法难题上门答疑。
打造军营版“今日说法”,是今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军地联合推出的司法拥军举措。洪山区人武部政委阮红成告诉记者,武汉驻军多、优抚对象多,针对近年来涉军涉法问题增多的趋势,该部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整合军地司法力量,探索开辟解决涉军涉法难题的“绿色通道”。
去年,武汉市推出“法指针”社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系统,整合社区律师、社区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等基层力量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解决纠纷服务。军地将这一系统引入辖区驻军部队、驻训部队和洪山籍官兵家庭,为军人军属打造身边的专业法律顾问和服务平台。军人军属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下单”提出法律问题,由指定律师一对一回答,行动不便的军人军属还可申请上门服务。司法局和人武部定期对系统受理的涉军信息进行梳理分析,督促和推动问题解决。
与此同时,针对一些单位处理案件不作为、慢作为现象,军地每季度召开涉军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协调政法委监督部门对处理涉军案件情况进行监督,跟踪督办重难点案件。
去年,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检察院在走访中发现,伏虎山烈士陵园存在文物管理不善问题,随即会同武汉军事检察院督促地方有关单位整改。然而,由于该处文物属性各异,适用法律法规不一,属地和行业管理存在职能交叉,两个月过去,整改仍不到位。去年6月11日,军地检察院联合就伏虎山革命文物保护及无障碍设施建设行政公益诉讼案举行听证会,并在互联网全程直播,促使相关单位厘清职责、解决问题。
为实现司法拥军的常态化长效化,今年他们着力推出“136”军人军属公共法律服务模式,即构建“线下社区法律服务点+线上‘法指针’系统”1个服务网络,完善军地共议、人才共育、宣传共促3项保障机制,办好送法进军营、给入伍新兵送法律保障卡、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和诉讼减免、开辟军人军属诉讼“绿色通道”、选聘军属陪审员、律师事务所和驻军单位结对共建等6件惠军实事。
今年以来,该区三级法律服务站先后办理涉军法律案件11起,依托“法指针”系统提供在线涉军法律咨询166次,受理军人军属涉法涉诉问题67件,妥善协调解决31件。前不久,该区在部队驻训地设立“流动法律服务站”,先后帮助中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中部战区空军某旅等单位妥善解决训练场地征用、经济损失赔偿等涉法问题,保障了部队演训活动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