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4位白衣战士,品味一张张笑脸背后的初心使命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陈小菁 王泽锋 等 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3-05-12 09:01:57

致敬军队白衣战士——

你的笑容,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解放军报记者  陈小菁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坚守在军队医疗岗位的白衣天使,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

护士,是白衣天使,也是白衣战士;护士,是温暖的称呼,也是守护患者的铠甲。

一顶燕尾帽,一片赤子情。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抗洪抢险、抗击新冠肺炎……白衣战士们用奉献护佑官兵健康,用爱心治愈病患身心,用坚强抵御狂风暴雨。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我们无法一一记住每个人的名字,但世界记住了白衣战士们的笑容。

援藏路上,这笑容加深了感情——

一年又一年,全国全军的援藏医疗队奔赴藏区,为藏区同胞带去技术、设备和药物。今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冯理达”医疗队来到西藏墨脱县人民医院帮扶。医疗队心血管病医学部心内三科护士长任丽娜说:“来到这里才几天,我已经交了很多朋友。能为西藏同胞做点事,我很开心。”这一刻,任丽娜的脸上写满自豪。

巡诊途中,这笑容留下了感动——

“不管山路有多难行,不论哨位有多偏远,我们都要把最优质的服务送到官兵身边。”跟随医疗队到边防一线巡诊,联勤保障部队第960医院护士长王春英一次次被官兵感动。这些年,一批批军队医护人员翻山越岭,走进边防哨所,为基层官兵送去贴心服务,用笑容温暖了寒冷雪山、用拥抱融化了战士心头的积雪。

训练场上,这笑容雕刻了坚强——

骄阳似火,风沙弥漫。早上迎着朝霞奔赴集结地,晚上八九点才返回驻地。一天训练下来,沈阳联勤保障中心第962医院护师战晓旭,身上都是沙土。面对恶劣的环境和严苛的训练,战晓旭的脸上绽放着坚强的微笑。

日常护理,这笑容温暖了患者——

“孙护士的笑,既温暖又治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许多患者记住了急诊医学科护士长孙莹温暖的微笑。从事护理工作多年,孙莹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患者真心付出。数十年如一日的精心护理背后,是对患者的关爱。

这些笑容汇聚到一起,构成了白衣战士们的一面“笑脸墙”。

今天,让我们走近4位白衣战士,品味一张张笑脸背后的初心使命。

人物从左至右依次为:陈静、李学红、彭星、刘杰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士长陈静——

温暖笑容传递力量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王泽锋

俯下身子,陈静认真调校着血透机,轻抚着患者要注射的血管处。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透中心,这位急诊重症医学科兼血透室护士长的和煦笑容,不知温暖了多少患者的心。

穿了30年军装,也穿了30年护理服,护理工作早已融入陈静的生命。“血透护理无小事,小事也要做精致。”陈静一遍遍地叮嘱护士们:打针时俯下身体的角度是多少,进针后针尖的应力该有多大……

患者沈女士忘不了陈静温暖的笑。沈女士是一名跟随陈静做了18年血液透析的女患者。漫长的治疗岁月中,沈女士的手臂扎过几千个针眼。一次出国,一位国外医生发现,她被无数针眼穿刺过的手臂却非常光滑,不由赞叹:“没想到中国护士技术这么高超!”其实,沈女士并不知晓,为了她手臂皮肤的平整,陈静曾付出了怎样的心血:血透患者一年平均要扎300多针,陈静会一遍遍分解动作要领,只为了每一针都扎得完美。

那份温暖的微笑,还被陈静带到了遥远的利比里亚。在西非抗击埃博拉病毒的战场上,身为护理组组长的她,将笑脸画在防护服上,穿梭于各个隔离病房。尽管不能看到陈静的笑容,但当地居民记住了防护服上的笑脸。他们说:那是最美的中国笑脸!

在陈静的相册里,有一张照片让她记忆犹新。那是2018年8月9日,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离开斐济苏瓦港,圆满结束友好访问之际,她身着“浪花白”、臂戴“红十字”站在舰上,微笑着向港口热情的人们挥手。

经常有人问陈静:“到访那么多国家、服务那么多不同肤色患者,语言不通怎么办?”她总是这样回答:“微笑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

在“和谐使命-2018”任务中,一对来自斐济的父母带着女儿登上和平方舟医院船。6岁的女孩先天小腿凹陷,部分手指和脚趾完全粘连导致不能正常运动。陈静轻抚着小女孩的伤腿,向她投去友善的笑容。那一刻,小女孩原本惊惶不安的大眼睛里,似乎照进了治愈的阳光。

经过悉心救治,小女孩的手足畸形得到有效矫治。术后,陈静把自己带的营养品和零食塞给了她。出院前,小女孩在陈静的耳边说:“长大了,我要到中国跳一支芭蕾舞来谢谢你!”

那一刻,陈静笑开了花。

去年11月,陈静又一次参加“和谐使命-2022”任务。她带着护士们为当地患者准备热腾腾的中式盒饭、给哭闹的小朋友送上熊猫公仔、小扇子……同时,也把亲切的笑容留在每位登船体检、诊疗的中外民众脑海里。

前不久,陈静为即将毕业的军医大学护理专业学员讲课。回忆往事,那温暖的笑容再次绽放。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主管护师彭星——

“特殊荣誉”重若千钧

■刘殿如  董  戈

每天上班,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主管护师彭星会早早来到护士办公室。

护士站办公桌上,一个飞船返回舱模型被摆放在显眼位置。彭星拿出纸巾小心翼翼地擦拭,不愿它沾染一点灰尘。

那年,彭星首次参加航天员健康保障任务,航天员大队将这个模型送给了她。从此,这个模型成为彭星心中一份重若千钧的“特殊荣誉”。

入伍21年,从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护士长,彭星忘不了一次次背起行囊就出发的旅程。

一次任务,彭星跟随医疗队在外驻守了2个多月。出发时,彭星的父亲刚做完手术。“爸爸,安心治疗,任务结束我就回来。”怀着深深的愧疚,彭星把父亲托付给家人和战友,便匆匆地走了。

返回岗位第一天,彭星便把那个珍贵的模型送给护士站。在她心里,没有医院的培养和战友的支持,就没有她今天的成长。

重症医学科做的是救人事,干的是真情活。一次,病房转来一名颅脑术后昏迷的战士,彭星带领护理团队轮流守候,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她们一遍遍地给他读亲人来信,为他翻身擦拭、叩背吸痰、更换衣服……细心的护理、倾情的付出,让这名战士最终苏醒过来。

出院那天,战士把一枚涂绘五彩颜料的戈壁石送到彭星手上:“感谢星姐的悉心救治,让我拥有了第二次生命。”那天,彭星把这枚来自边疆的石头摆放在会议室的荣誉柜里。看着与奖杯一起被珍藏的“礼物”,彭星的脸上满是自豪:“这是战士颁发给团队的又一项‘特殊荣誉’。”

西北戈壁,彭星和野战医疗队队友每天迎着朝霞奔赴集结地,明月高悬时才能返回驻地。直升机噪音较大,执行任务时根本无法听清医生医嘱指令,为了不耽误救治,彭星与医生们一起发明了一套“医嘱手语”,确保指令准确传达。

每次演练告一段落,彭星都要认真复盘。她撰写的《野战救护手册》,记录着多个野战技术参数、动作指令和救治流程,被医院编印成册,发放给基层官兵。

“每天,我们都像在战斗。”在重症监护室,彭星很少休息。回到家中,她会把手机音量调到最大,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任务,她便立即赶回医院投入战斗。

今年生日那天,彭星正在科室值班。12岁的儿子给她发来一条语音:“妈妈,如果你在忙碌中,请忽略这条信息,祝您生日快乐。”那一刻,彭星的眼眶湿润了。

在彭星看来,亲人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奖给医护人员的“特殊荣誉”。

242a99e667dc5023b2c4c174d9224527.jpg

巡诊结束时的道别。

联勤保障部队第927医院护士长李学红——

倾情守护边防战友

■王  蓉

一大早,病房里传来熟悉的声音。南部战区陆军某连下士高林林一抬头,便看到了“红姐”的笑脸。

“红姐”,是患者们对联勤保障部队第927医院护士长李学红的亲切称谓。几个月前,高林林在巡逻路上被毒虫咬伤小腿,被战友们紧急送到医院。

李学红对这位坚强的战士印象深刻。每次为高林林清创换药,他都咬牙坚持,一声不吭。后来,高林林的一句话,差点让李学红流泪:“我想快点站起来,回部队和战友一起巡逻。”

南陲边防潮湿闷热,战士执勤训练被蛇虫叮咬、感染的情况时有发生。李学红从事护理工作10多年,对护理这类伤情积累了一定经验。

“有没有一种抗毒注射剂,能够快速阻止毒液扩散,为边防战友争取更多后送时间?”一次,李学红在实验室观察治病菌,突然萌生了这个想法。此后,她向军地科研专家请教,凭借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研发了“新型快速封闭针”。

一年后,李学红拿到国家新型实用专利授权。通过临床试验后,她带着该药剂到边防连队巡诊,一边收集临床功效,一边为官兵建立诊疗档案、梳理康复情况,仅笔记就写了七八本。

“部队驻地偏远,官兵来一趟医院不容易。”每次到边防巡诊,李学红都会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方便他们后期随诊。一次,某部一名战士巡逻归来突然出现胸闷、呼吸不畅等症状,连队军医拨通了李学红的电话。凭借多年护理经验,她诊断这名战士是急性心肌梗死。通过视频,她指导军医为战士服用紧急药物。最终,战士有惊无险,被及时后送医院抢救。

今年“五一”假期,李学红接到一名退伍老兵的视频电话。这位老兵是医院早期培养的一位优秀基层卫生员。2年前,老兵退伍回到家乡,利用所学知识在乡镇卫生所干起了护师。

“红姐,下个月我又要回老部队了,帮战友进行康复理疗。”让李学红特别感动的是,这位老兵离开部队后,每年都会回部队看望战友。

挂断电话,想着又有一批基层卫生员正在成长,李学红感到分外踏实。

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主管护师刘杰——

演兵场上向前冲锋

■陈江文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崔寒凝

初夏时节,在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卫勤比武现场,一名身穿迷彩、佩戴红十字袖标的护士,搀扶队友快速通过“染毒”地带,有条不紊地进行战伤救护。

她叫刘杰,是这个医院的主管护师。

小时候,刘杰听父母讲起白求恩救治伤员的故事,对军医这个职业充满憧憬。2014年,刘杰大学毕业后,如愿成为一名护士。

回望成长经历,“微光穿刺”课目曾是刘杰面对的一个难题。为了训练准确度,刘杰模拟10余种复杂环境,逐个进行技术攻关,最终练就了复杂环境下“一针见血”的绝技。

要想进步,必须不断向前冲锋。那年,刘杰与战友们受命参加战地急救比武。这次比武,是全流程多课目连贯作业,让刘杰压力倍增。

训练场上骄阳似火,纤弱的刘杰背着急救背囊,接连进行战地救护、心肺复苏等训练课目。“只要不倒下,训练就不停!”高强度的训练,让刘杰的膝盖疼痛难忍。她一边做着治疗,一边训练。比赛中,刘杰所在团队最先完成救治任务,到达终点。

走下比武场,刘杰主动将成果创作为一场“综合救治情景剧”,分享给更多同事。从设置战救情景、撰写解说词,到分配排演任务、指导现场动作,她精细筹划,倾注大量心血。

担任野战医疗队重伤救治组护士长,刘杰更是冲锋在前。为带好队伍,刘杰处处率先垂范,带头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技能,被上级选入“一线救治能力考核评估专家组”。

野外驻训时,刘杰和战友们斗风沙、战酷暑。野外风沙大,她得了沙眼症,仍坚守一线。

“穿刺靠的不只是眼睛,还有指尖的感觉。”凭着过硬技术,刘杰为战友们输液、护理,直至他们完全康复。

“到了战场上,我们既是救护队,也是战斗队,必须向前冲锋!”刘杰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