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烤”验下的生命防线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董成 责任编辑:刘上靖 2025-07-25 18:58:15

盛夏时节,持续攀升的气温不仅带来热浪侵袭,更潜藏着致命的健康威胁——热射病。作为一种因高温环境引发的严重中暑病症,热射病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极高。老年人由于体温调节功能衰退、基础疾病多等特点,更是热射病的高危人群,掌握有效的预防方法,为老年人的夏日健康筑牢防线。据统计,夏季急诊收治的热射病患者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40%,这警示我们:老年人热射病防治刻不容缓。

热射病是中暑中最严重的类型,本质是人体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产热与散热失衡,核心体温短时间内急剧升高超过40℃,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多器官功能障碍。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出汗、皮肤血管扩张等方式散热,但老年人因汗腺功能退化,出汗能力减弱;血管弹性变差,散热效率降低;再加上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病症,部分药物(如降压药、镇静剂)还会影响体温调节,多重因素叠加,使其在高温下更易“中招”。

热射病发病初期,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头痛、口渴、乏力等先兆症状,若未及时干预,病情会迅速恶化,发展为体温骤升、意识模糊、抽搐、昏迷,甚至引发肝脏衰竭、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并发症。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热射病症状常不典型,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高热,仅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尿量减少,极易被误认为普通中暑或基础疾病发作而延误救治。

预防是对抗热射病的关键,需从生活细节入手构建防护网。首先,合理调节环境温度至关重要。建议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6℃左右,使用空调时避免直吹;早晚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高温时段(10:00-16:00)尽量避免老人外出,若需外出,应选择清晨或傍晚,并穿戴浅色透气衣物、宽檐帽,携带遮阳伞,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其次,科学补水不可忽视。老年人对口渴感知不敏感,即便无明显口渴感,也应少量多次饮水,每天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可适当饮用淡盐水、绿豆汤补充电解质;避免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这类饮品反而会加速脱水。

此外,加强日常健康管理同样重要。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规律服用药物;鼓励老人进行适量运动,如清晨打太极、散步,增强身体耐热能力;家人或社区工作人员应加强对独居老人的关怀,每天定时探访,观察老人精神态与体温变化。一旦发现老人出现热射病疑似症状,应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冷敷额头、腋下、腹股沟等大动脉处快速降温,并第一时间拨打120送医。

面对夏季高温,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守护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关键。以科学知识指导行动,将预防措施融入日常生活,才能帮助老年人安全度夏,远离热射病的威胁,享受清凉舒适的夏日时光。

(作者系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