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件抗美援朝文物感悟人民军队的使命传承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胡帅等 责任编辑:乌铭琪 2023-07-29 08:26:10

文物:糖果袋

军民同心  情深意浓

■空降兵军史馆讲解员  田夏培

2020年7月,空降兵某部在湖北洪湖地区抗洪救灾。

2023年3月,空降兵某部参加伞降战斗演练。

军史馆的展柜里,有一件特殊的展品。它不是立下功勋的武器装备,也不是写着赫赫战功的锦旗奖章,而是一个沾有血迹的糖果袋。每当我向参观者介绍糖果袋的故事时,总能引来他们的好奇。

这个糖果袋由白色麻布缝制而成,正面印着“什锦水果糖”的红色字样,背面印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014年刚下连时,我们来到军史馆参观,从讲解员口中得知,这个糖果袋是2001年志愿军老兵颜学庸捐赠的。

捐赠那天,颜学庸讲述了糖果袋背后的故事。1952年10月26日,参加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15军45师134团1营营长石财合和教导员邵福旺,正在坑道内研究敌情。团部通信员突然赶来,手里攥着一包水果糖说:“这是慰问团的同志从祖国带来的,团首长没舍得吃,叫我送过来。”

“看着饱含着祖国人民心意的一包糖果,石财合和邵福旺决定送给正在前线作战的战士们。李德敏、魏得明两名同志受领任务后迅速前往战斗一线。李德敏揣着糖果袋跑在前面,魏得明紧跟着他。距作战一线的坑道仅有200米时,一发炮弹的弹片突然击中李德敏的胸部,鲜血瞬间染红了糖果袋。他用力挣扎着将糖果袋交给魏得明。”讲到这里,颜学庸几度哽咽。

“魏得明爬到坑道口时,身上两处负伤。在坑道里坚守的30多名同志,已经好几天喝不上水、吃不上饭,可看到祖国人民送来的糖果,他们摸一摸、看一看,就是舍不得吃。”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祖国人民送来的一袋糖果,对于志愿军官兵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像军功章一样珍贵。后来,这个糖果袋几经辗转到了担负战地救护任务的卫生兵颜学庸手中,被他珍藏起来。2001年,颜学庸将糖果袋捐给老单位。“看到糖果袋,我就会想起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们,他们是真正的英雄。这个糖果袋,是‘人民军队人民爱’的最好见证,希望你们能好好保存它。”分别之际,颜学庸特意嘱咐道。

2010年,空降兵军史馆建成后,这个糖果袋成了馆里陈列的文物。糖果袋背后的故事,也被一代代空降兵官兵熟知,从中更加读懂了“军民一家亲”的含义。

人民军队人民爱,人民军队爱人民。2020年7月,湖北洪湖地区遭遇强降雨天气。“人民有难,子弟兵责无旁贷!”空降兵某部500余名官兵昼夜奋战,圆满完成抗洪抢险任务,附近百姓纷纷给他们送来香甜的西瓜。当官兵们一一婉拒,一位村民着急地喊道:“这不是一针一线,这是咱们老百姓的一片心意!”

今年3月,我开始兼任军史馆讲解员工作,从故事的倾听者变成讲述者。英雄精神在传承,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这一代手中。我要努力讲好老一辈的英雄故事,激励官兵铭记历史,不忘来时路,走好前行路。

(朱海涛、高山钦整理)

供图:章铖、刘兴锴、朱海涛、单秋伟、白凯夫、李勇衡

制图:扈硕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