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兵用“重复”的努力守护战争“血液”铸就极致匠心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戚辰飞 王 旗 李 蕾 责任编辑:乌铭琪 2024-05-14 09:23:22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解放军报记者 戚辰飞

阳春时节,记者来到了联勤保障部队某仓库。

抵达当天,油料兵易家兴带着记者在仓库参观了一圈。这座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营区,不仅是一座守护着战争“血液”的仓库,也像一本“史册”,将过去70多年内不同时期的样貌,一个断面、一个断面地保留了下来。

最里面的平房区,仅存的两间平房已经成为堆放待报废油桶的库房,两间房的木梁分别悬挂着一排被油漆刷成白色的正方形木牌匾,上面用红色的宋体字分别写着 “勤奋学习、精通业务”和“为革命守好库,为战备服好务”的口号。靠近平房区的油罐都不高,最矮的差不多有一人高。从平房区出来,穿过零发油棚向外走,5米宽的人行道,两侧是相距20年的“风景”:一侧的油罐高约8米,红砖的外墙上,攀满了当年的油料兵们种下的爬山虎,这些上世纪70年代的油罐,现在已经“退休”,用来储水了;另一侧的油罐高度都超过了10米,外围套着厚厚的保温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的。再往外走,最靠近生活区的地带,是最“年轻”的油罐,它们已经不再需要厚厚的保温墙了,取而代之的是薄薄的保温涂料。

时代变了,科技进步了,以前的老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油罐变高了、变多了,已经不需要考虑储存空间的问题了,但计量的难度变大了、管线也更复杂了;保温技术先进了,油料兵们也不再需要靠种植爬墙植物来给油罐保温了,取而代之的是钢制油罐的保养问题……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问题,有着不同的解决方式,但在解决过程中,大都体现着一个共同点——“重复”,一代又一代的油料兵都以这种简单、直接、却很有效的方式,守护着油料安全。

老平房里“勤奋学习、精通业务”“为革命守好库,为战备服好务”的精神也在这种看上去并不起眼的重复中很好地传承了下来。

“多刷一道防锈漆,再刷面漆。”

“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早晚上罐复测。”

“开每道闸阀前,都要经过三到四遍的确认。”

……

油料兵的生活,总给人一种“强迫症”的感觉,好像每一个环节都要多加一道保险,每一个操作都要反复核对。

采访过程中,易家兴一直不明白记者为什么要来采访他们,总觉得他们这群人没什么故事可讲:“我们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一直坚守着,做着平凡的事,也没能做出什么大事来。”

但在记者眼中,他们用一遍遍的重复、用自己的热爱,认真雕琢着业务中的每一个细节,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很多油料兵回忆起自己的兵之初,都有那么一位老班长,将热爱的种子埋在他们的心底;成长的岁月里,又在一次次的重复中感受到责任的重量,这颗种子在他们心底生根发芽;在这份重量的引力下,拔节生长,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油料兵。

油料兵:重复铸就极致匠心

■解放军报记者 戚辰飞 通讯员 王 旗 李 蕾

联勤保障部队某仓库油料兵王黎明蹲在管线旁边,用砂纸轻轻地打磨着看上去已经并不明显的锈迹。他时不时停下来检查,生怕锈迹清除不彻底,又怕打磨多了,直到反复确认后看不到一丝锈色。

王黎明跟记者聊起自己第一次跟随老班长栾红春上罐顶补漆。

“先除灰、再除锈、然后刷一道防锈漆,再刷一道防锈漆,最后刷一道面漆。”

入伍前,王黎明也保养过器械,很多时候除个灰,除个锈,刷一道漆就可以了,防锈漆很多时候甚至不刷,这里还要加刷两道防锈漆。

“为什么要刷两道防锈漆?我以前做过保养,也就刷一道。”王黎明不解地问。

“为了油罐安全,需要刷两道。”栾红春并不意外,“这种钢制油罐,年岁挺长了,有的地方已经锈蚀得很深了,你刷一道防锈漆可能在工序上讲太薄了,下雨的时候说不定会有水渗进去。”

油料管理,安全是头等大事。

战士们常讲一句话:“进入罐区,人人都是消防员。”消防是油料兵的必修课,这里的消防,指的并不是发生险情后的扑救,更多的是预防。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便是油料兵们预防的秘诀。

为了油料安全,这种重复渐渐成了习惯,渗透进了油料兵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联勤保障部队某仓库油料兵进行日常查库与油料化验。图为维护闸阀。秦泽宁摄

联勤保障部队某仓库油料兵进行日常查库与油料化验。图为馏程检测。刘鹏飞摄

这些工作看起来简单,但要想干出高质量,需要大量练习

又到了清查油料库存的日子。

还不到凌晨五点,三号罐罐顶,已经有两个忙碌的身影,他们身上的静电服与夜色融为了一体。

其中一个身影属于计量骨干易家兴。

易家兴转动摇把,将量油尺下放到12.80米的刻度上,松开捏着摇把的手,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提着量油尺的手缓慢下放,认真感受着尺坨传递上来的重量。“触底!”重量减弱的一瞬间,数千次量油积累下的肌肉记忆让他将量油尺迅速向上提起,反转摇把,量油尺从巴掌大小的量油口钻出,易家兴仔细确认量油尺上油液的刻度:“第4次测量,液高9.3411米。”

南方气候,春秋时节,昼夜温差比较大,到了夜里10点半之后,油罐的温度会比白天时低很多;到了夏季,气温很高,油气挥发严重。尤其是露天罐,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测量数据与实际的数据有出入。只能通过早晚不断复测,才能基本保证数据准确。

虽然有液位测量系统,但由于影响因素较多,误差比较大,需要依赖手工复测进行比对,更多时候仍是以手工测量为准。

易家兴在计量专业已经摸爬滚打12年了,作为“熟练工”的他上罐量油,很多时候一待仍是大半个钟头。并非因为数据不符合标准,只是想再重复测几遍,为了准确,也为了练习。

“这些工作看起来简单,但要想干出高质量,需要大量练习。”易家兴说,“油罐横截面积很大,量油高时每0.1毫米的误差,就是几十公斤的油。我们量油时总会努力把误差缩得更小些,要想准确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多重复。”

量油尺本身质软,末端挂有一个柱形的尺坨。量油尺被下放到油罐中,在尺坨的作用下,量油尺被拉直,当尺坨触底,量油尺沾上的油液高度即为油高。由于是软尺,所以在重量减弱的一瞬间,就要将量油尺提起,否则量油尺弯曲,测量结果就会偏高。

油料计量作业都是风险作业,平日里都是在放空罐进行计量训练,极少能上油罐训练。由于油液面积和下尺高度都与大罐计量相差颇多,尺坨触底的手感,有着很大差异。对计量员来说,真正的量油训练要靠每一次作业的机会。

易家兴回忆起自己刚接触计量专业时,班长测量完油高,将量油尺递给他:“你试试!”

易家兴接过量油尺,学着班长的样子将量油尺缓慢下放,屏住呼吸,感受着量油尺上尺坨传递上来的重量。

“还不错,再练几遍。”

“触底的声音不对,肯定偏高了。”

“紧张啥,没触底呢就拉起来了!”

要么下尺重,要么没触底。

就这样,触底,提起!再触底,再提起!班长在罐顶陪着他不停地练这个动作。

“量油这工作讲究个熟能生巧,第一次量油,已经不错了。你记住,要想手法好,误差小,没别的办法,只能靠重复练习。”

“刚开始量不准,总是要测很多遍。后来熟练了,不用测很多次了,但习惯了,每次量完油又总想着误差能不能再小一点,再练练手感。”作为老计量员的易家兴每次上罐还是会多测几遍。

不能只是去机械地重复,而是要打心眼里去负责

夜深人静,化验室依旧灯火通明,化验员张会福俯下身子,聚精会神地盯着冷凝管的末端和温度计的刻度,生怕错过了初馏点的准确温度。

张会福与易家兴是同龄人,也是目前队里唯一的化验骨干。

入伍前张会福学习过数控,因为做事精细,被分配到化验室学习化验。接触化验之初,张会福有些抵触,觉得化验太难了、又太麻烦,刚学了不到一个月就打起了退堂鼓。

“刚开始学肯定难,你坚持坚持。”就这样,张会福在化验室又学习了一年,也渐渐有些适应了。

在一次做油品水溶性酸碱实验时,张会福问班长:“油品水溶性酸碱,有的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有必要做第二遍的重复吗?”

“这个实验概率低,那一个实验概率也低,概率都低,就都不做了吗?作为化验员,对自己签出的每一张化验单,是要负责任的,每一个检测项目都要严格按照标准完成。”班长批评了张会福。

张会福真正的转变,发生在一次突然到来的油料质量普查。当时正值班长休假,所有的化验任务都压在了他一个人的肩上。

“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他总算是完成了所有的化验项目。然而当油料质量监督室来检查时,却发现了不少问题。

“这个样品你当时是怎么处理的?”

“你这有效数字都取错了。”

面对检查人员的盘问和指责,张会福默默低下了头。

张会福逐个总结实验中的问题,又将所有的实验重新做了一遍。每天正课时间一直在做实验,晚上还要加班。这一次,他严格按照标准做,每一个步骤,每一次取值,都要确认一遍。虽然每天在化验室的时间更久,但全部做完却比第一次多花了10天。

回忆起自己做实验的这段日子,张会福说:“那是我第一次独立做全部检测。之前做实验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真正到了独立工作时才发现自己有这么多不足。感觉经过那一次,不仅自己的技术水平涨了一大截,也感受到了在化验单上签上自己名字时那份责任的重量。渐渐明白了,做化验不能只是去机械地重复,而是要打心眼里去负责。”

去年,张会福收到一批超期油料的检测任务,同一批油料样品也送到某机构做对检。在终馏点的检测项目上,某机构的检测结果高于标准的最高值,结果为不合格。但张会福的检测结果为合格。

“某机构的检测设备比较先进,如果直接上报的话,很可能以该机构的结果为准。”张会福想,“虽然咱设备比不上,但也是严格按照标准做的呀!出现这种情况,最起码得找到原因!”

张会福立即索要了某机构的检测步骤,认真比对分析。

“虽然步骤相同,但是每个步骤处理样品时可能会有区别。”张会福把检测步骤逐条分析,有一条引起了张会福的注意——“将温度降到10℃以下”。

“只是说降温到10℃以下,但没有说具体降温到多少度。”起初,张会福摸索的方向是每次把目标温度降低1℃,9℃、8℃、7℃,油品检测结果始终是合格的。

之前的检测,张会福都是用冷藏室对油料进行降温处理。随着目标温度降低,降温时间就开始变得比较久。当测试6℃的时候,为了让降温速度快一点,张会福用冷冻室进行处理。这次,张会福的检测结果不合格。多年的化验经验告诉他,是降温速度造成结果差异的可能性更大。

张会福立即再次取样,将样品放到冷藏室降温至6℃,检测结果合格。

“找到了,是降温速度的问题。”又验证了一遍,张会福喜出望外,立即与某机构核实,某机构的降温方式确实是速冻,这与他的结论一致。

张会福将此次分析形成报告,并论述由于油罐保温层和保温涂料的存在,加之油罐储量又比较大,即使在极端冻雨天气下,油料也不会瞬间降温。最终,张会福的结论被上级采纳。

每当有新兵入营,易家兴都会叮嘱:“在业务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只要是你参与的或者你负责的,你必须亲力亲为,你必须要看到、走到、摸到后再作业,既是确保自己的安全,也是确保工作的安全。”

那年,部队调整改革,走了一些老班长。当时缺人手,任务总是捉襟见肘,易家兴带领的一班担起了更多责任。

来不及进行正式的培训,易家兴仅仅跟随老骨干学习了3天就走上了新的专业战位。“既然主动受领了任务,就要负起责任。”他说。

当别人质疑你的劣势,就要用重复的努力把它变成自己的优势

每当易家兴与张会福在罐顶量油或取样时,总有3个穿着消防服的身影静静地站立在罐底不远处,其中常常有一个小个子,消防服在他身上略显宽大。

52公斤的体重,一米六五的个子,如果不是穿着消防服,大概没有人会把刘鹏飞与消防兵联想到一起。但刘鹏飞不仅当上了消防班副班长,还是仓库消防比武的冠军。

初入消防班,刘鹏飞其实并不乐意,一是自己在士官学校主修的是油料装备与技术,对消防并不精通;二是自己身材瘦小,很多消防装备对自己来说太重了。

个子小确实给刘鹏飞带来了不少困难,第一关便是体力。

回忆起刚开始练消防的日子,班长张聪总是鼓励他:“我知道,抛水带很累,卷水带更累,但还是得反复练习,先解决体力问题。”

“九号罐发生火情,油料泄漏起火,立即处置,风向西南。”随着参加消防演训的次数越来越多,刘鹏飞逐渐感受到作为仓库最后一道防线的消防兵的使命之重,萌生出了在消防班长期干下去的想法。

“你这小身板儿,水枪都压不住。”在消防班,瘦小的刘鹏飞没少受到质疑。

2021年11月,仓库组织消防比武,刘鹏飞觉得证明自己的机会来了。8月末,刚驻训归来的刘鹏飞没有调整,直接投入到了消防课目的训练中。

“参与的度要有,参与的量也要有。”刘鹏飞说。

第一关是三盘水带连接。每天早起查库结束,刘鹏飞就抱起水带,来到训练场,抛了就卷,卷了再抛。

起初,刘鹏飞偶尔会抛出线,速度也不够快。他便向班长请教,班长也将自己的技巧倾囊相授:

“头不能低,向下的那一下一定要猛,你要体会使劲向下砸的感觉。”

“滚的时候,顺着脚尖方向,步幅很重要,步幅要一致。”

并叮嘱说:“抛水带,三盘水带连接,最主要的还是熟练。”

第二关是射水打靶。对一般消防兵来说,射水打靶并不难,只要耳朵能听清楚水流穿过孔洞的声音,就能打准。但对刘鹏飞而言有一个特有的问题需要克服——他体重轻,水枪压力大了他控制不住,压力小了水量比别人小,那也意味着他要比别人打得更准。

比武前的那段时间,只要空闲,训练场上就有刘鹏飞训练的身影。

比武当天,第一次射水打靶,为了保证水量,刘鹏飞将自己的水枪比平时调高了“一点点”。正是这“一点点”,成为了刘鹏飞那场比武的“意外”——由于体重轻,水枪的反作用力,推着半跪姿势的刘鹏飞向后滑行了两米,刘鹏飞后仰着身体,拼尽全力维持着水枪的稳定。

“打完之后,蹲在那里站不起来,脱掉消防服,膝盖都青了,皮也磨破了。”刘鹏飞说。

第二次射水打靶,刘鹏飞将水枪压力调回自己适应的压力,稳定发挥完成了比武。

虽然射水打靶出了点波折,但最终刘鹏飞还是拿下了比武冠军。

从最初的被质疑,到今天的消防骨干,刘鹏飞说:“当别人质疑你的劣势,就要用重复的努力把它变成自己的优势。”

现在,易家兴、张会福、刘鹏飞,已经从新兵蜕变成了骨干,也像当年的老班长,变成了播种者,将“重复”的精神种子传播给下一代油料兵。

在这群守护着战争“血液”的油料兵中,有的像易家兴一样,自踏上油料岗位开始,便在平凡的战位上一直坚守;有的像张会福一样,一开始有畏难情绪,但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从被动接受变得主动作为;也有的像刘鹏飞一样,有着敢于与自身劣势做对抗的勇气,在平凡的战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一代代的油料兵,用他们的努力证明着重复的力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