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的英魂化作一朵朵浪花,静静守护着这片“蔚蓝”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胡喜林 华 山 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4-05-26 08:45:08

浪花的旋律

■胡喜林  华  山

4c9763d01111aeb4bb9648291d1f0285.jpg

插画:虞 鉴

今年1月19日,杨松桃和文知林等西沙海战烈士的亲人,应海南省三沙市人民政府邀请来到琛航岛。

在50年前的西沙海战中,杨松桃的哥哥杨松林、文知林的哥哥文金云等18名官兵,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杨松林和文金云被安葬在海南省三沙市琛航岛,分别被追记一等功和二等功。50年来,烈士的英魂化作一朵朵浪花,静静守护着这片“蔚蓝”。

海面上,战舰划过一道道碧波,一群群海鸥唤醒了宁静的清晨。

杨松桃手里拎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从故乡带来的苹果。一路上,她用手帕把篮子里的苹果擦了又擦。“哥哥,我来看你啦……”她走上前,多年的思念化作泪雨蒙蒙。

杨松桃的父亲杨涌沅,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杨涌沅常年在外工作,妻子早逝,家里只有杨松林和杨松桃兄妹俩相依为命。在杨松桃心中,哥哥就是她的避风港。

那时,由于家里生活困难,杨松桃清晨常饿着肚子去上学。后来,16岁的杨松林去了一家工厂上班,每月可以拿到18元的工资。杨松桃至今记得,哥哥每次发工资,总会拿出8元给她,让她用来买早饭。

杨松林喜欢吃苹果,但他从不舍得买。杨松桃后来买了一个泥塑的小猪储钱罐,将早餐费省下来,一点点存进去。她想,等攒够了钱,就可以给哥哥买苹果了。

后来,杨松林与同乡的文金云一起参军入伍,来到某扫雷舰服役。那时,杨松林每月都会给家里写信。他在信中向杨松桃承诺:“你如果考上初中,哥哥送你一支钢笔。”1974年,杨松林来信告诉杨松桃,说他春节可以回家探亲了。杨松桃高兴极了。除夕前,她将小猪储钱罐砸碎了,用攒下来的钱给杨松林买了几个苹果。

除夕那天,杨松桃没有等到哥哥回家。后来,杨松林的战友来到家里。他们悲痛地说,杨松林牺牲了。在战斗前,面临退伍的杨松林和文金云,主动申请打完仗后再回家。战斗中,杨松林和文金云不幸牺牲。那天,是1974年1月19日,离除夕还差2天。

杨松桃记得,哥哥的战友离开后,父亲出了趟门。晚上到家后,他把自己闷在屋里一个劲儿抽烟。第二天,他用沙哑的声音说,他去了趟杨松林以前上班的工厂,在工厂足球场遇见了杨松林以前踢球的队友,他们正在有说有笑地踢球。他在这群小伙子里看过来、看过去,心里空落落的。那一刻,杨松桃知道,她再也见不到哥哥了。

杨松桃用手帕轻轻擦拭着杨松林的墓碑,说:“哥,我给我的儿子、你的外甥取名叫李杨,是为了纪念你。20多年前,我就把他送去当兵啦……”

杨松桃捧起杨松林墓碑前的泥土,用手帕包好,放进了口袋里。父亲临终前叮嘱过她,要是以后有机会,将哥哥坟前的泥土带回家乡,撒在他的坟前。

另一边,文知林将水饺送到了大哥文金云的墓碑前。

文金云牺牲后,文知林的三哥文三林入伍成为一名铁道兵。1983年,文知林也入伍来到文金云生前战斗过的部队服役。那年,当他乘坐的战舰来到这片湛蓝的海面时,他感觉离哥哥是那样的近。后来,文知林又将自己的儿子送到部队。其间,文知林二哥的儿子也入伍到空军某部。今年3月,文知林大姐的孙子也去了海军某部服役。文知林自豪地说,在大哥的感召下,家里有6个人参军了,而且海陆空都有。

文知林记得参军前,母亲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为他送行。她抹着泪对他说:“你大哥入伍前,家里条件困难,连一顿饺子都没吃上……”他明白母亲的心,她是多么渴望一家人能温馨团聚。

椰风拂面,涛声如诉。杨松桃凝望着墓碑上杨松林年轻英俊的照片,舍不得移开目光。文知林面朝文金云的墓碑,郑重地敬了个军礼。他们身后的浪花,热烈翻滚着,静静守护着。它们高唱着生命的旋律,激荡着生命的旋律,永不停息。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