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战区海军某部援建重庆市黔江区石会镇中心小学——
山的学子 海的情怀
今年6月,吴仕坤来到石会镇中心小学,与学生一同上课,亲切互动。王宁川摄
金秋开学季,在数百所中小学,学生们共同唱响“国旗在飘扬,红星在闪耀,爱心的培育下我们越长越高……”这首歌是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各地援建的“八一爱民学校”的共同校歌《红飘带之歌》。
200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决定沿着长征路援建“八一爱民学校”,支持革命老区教育事业发展。如今,援建学校数量已达360所。在“八一爱民学校”这面旗帜下,部队各级与偏远地区中小学牵手,将爱民情怀播撒在座座校园。
伴着新学年的铃音,本版自本周起开设“爱民校里爱民情”栏目,走进各部队援建的“八一爱民学校”,感受校园中的鱼水深情。
暑假结束前,重庆市黔江区石会镇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董瀚渝带着自己制作的舰艇模型,第一次登上了心心念念的海军舰艇。
跨越上千公里从家乡来到东部战区海军某码头,董瀚渝和同学们对眼前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舰艇上能停飞机吗?”
“海军的军装为什么是雪白的?”
负责解说和保障的海军某部干部吴仕坤一一解答学生们的问题,还给出了进一步完善舰艇模型的建议。
董瀚渝的老师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喜欢做手工,这个模型是暑假期间花了两周时间制作的。“这次我看到了真正的舰艇,参考这些,下次我能做得更好。”董瀚渝说。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举办舰艇开放日活动了。”吴仕坤说,“我们援建石会镇中心小学已经有十几年。今年我们还专门去重庆交流,沟通舰艇开放日活动。”
今年6月,是吴仕坤第一次前往石会镇中心小学。
“车开在盘山路上,我的手机响个不停,都是战友来电话询问到了没有,学生们现在学习生活情况怎么样。这些战友常年跟进援建项目,每次去学校,他们都特别关心。”吴仕坤说。
越过层层山峦,吴仕坤来到石会镇中心小学,一眼就看到操场上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和校门口熠熠生辉的“八一爱民学校”牌匾。
即将退休的副校长华学平告诉记者,在这里读书的孩子都是附近村里的留守儿童,大部分家庭条件困难,有的还存在先天性障碍。过去,学校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每逢雨天山路湿滑,为保证安全,老师们要走10余里山路,一趟一趟接送山里的学生上学和回家。
2006年,石会镇中心小学入选第一批“八一爱民学校”,由东部战区海军某部负责援建。10多年来,该部为学校修建宿舍、整修操场,建起国防教育馆、计算机教室、阅览室。如今,走在石会镇中心小学,国防长廊、荣誉墙都以蓝白配色为底色,浓郁的海军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学校有一项传统,就是每周上一节德育课。该部定制了一批英模故事集赠送给学校作为教材,让学生们从英模的故事中感悟先烈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壮志豪情。学校还遴选优秀班级组建英模中队,学习英模的优秀品质。在榜样的引领下,班级里的学生自觉规范日常言行,养成了良好习惯。
“在山区学校开展助学活动,既要帮助这些学生翻过有形的大山,更要让他们翻过无形的‘大山’。有了知识,有了目标,才能令他们志存高远,心怀家国。”与吴仕坤一同来到石会镇的该部干部张俊峰说。自从被聘为石会镇中心小学的课外辅导员,他就常常思考还能为这些山区学生做些什么。
石会镇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肖雨萱父母在外打工,家中还有妹妹和身患疾病的奶奶。从去年开始,她成为官兵的资助对象。
今年期末考试,肖雨萱语文考了98分,数学考了99分。她告诉前来家访的张俊峰,她要好好读书,以后当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面对张俊峰的提问,肖雨萱的眼中闪着憧憬的光:“要能挣钱把奶奶的病治好,供弟弟妹妹考上大学,像海军叔叔一样帮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