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老兵进校园,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康世杰 责任编辑:郭妍菲 2025-05-19 09:26:11

甘肃省兰州市组织千余名优秀退役军人在中小学校开展国防教育——

进校园开设红色课堂

■康世杰

5月上旬,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金塔路小学主题班会迎来一位特殊的老师——抗美援朝老兵郑国卿。他身着老式军装、胸前佩戴军功章,一走进教室,瞬间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

“我们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黄草岭阻击战中首次遭遇美军,那场战斗打得很艰难、很残酷,不少战友牺牲了……”课堂上,郑国卿通过照片和视频,动情地讲述当年的战斗故事。授课结束,学生们争相举手提问,课堂气氛热烈。

“如果只讲一些概念和知识点,学生们理解不透、印象不深。亲历者讲述战斗往事,能让书本里的革命历史、英雄人物更加可亲可近。”金塔路小学的一位班主任说。

2023年,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教育局联合印发《关于“千人千校红色老兵进校园”工作的通知》,组织千余名优秀退役军人进入全市中小学校,通过“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等时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千余名老兵由各县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教育局遴选推荐,成员包括战斗英模、军休干部、转业干部和退役士兵等。”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邢磊介绍,他们建立起老兵进校园活动工作制度,对退役军人的宣讲内容、宣讲频次、宣讲提纲及审核等作出明确规定,保障活动规范化、常态化开展。

兰州市红色资源丰富,革命遗址众多。除了日常的课堂教学,老兵们积极拓展国防教育阵地,和学校教师一起带领学生们前往革命旧址遗址及纪念场馆,在沉浸式实景课堂中了解革命历程、先辈故事。

“革命烈士罗云鹏之女、‘活着的小萝卜头’罗力立在监狱里什么都吃不到,大豆成为她心中最好吃的东西……”在兰州战役纪念馆,军休干部蔡忠宝站在《大豆谣》故事展板前,为城关区东郊小学学生们讲述《大豆谣》背后的故事。随后,他轻轻哼起曲调,教唱《大豆谣》歌曲。

“我是一边哭一边听完故事的,‘小萝卜头’在监狱里生活艰苦,又失去亲人,真是太可怜了!我们一定要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该校五年级学生刘心语说。

“好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熏陶和积累。”蔡忠宝说,他每次给学生上课,都会格外留心观察学生的反应,然后视情调整宣讲内容和方式,用什么故事解读最合适,增加什么互动环节效果好,都反复揣摩。

“老兵走上国防教育课堂讲台,既发挥了他们的优势,又提升了国防教育质量。”邢磊介绍,截至目前,“千人千校红色老兵进校园”活动已开展宣讲3000余场次。随着活动的深入推进,全市青少年在优秀退役军人引导下,厚植爱国情怀,筑牢国防观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