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集团军“金刚钻”旅传承先辈精神——
续写战旗新荣光
■雷兆强 刘新垚 解放军报记者 马嘉隆
战车轰鸣,铁流滚滚。盛夏时节,第77集团军“金刚钻”旅的一场实战化战术训练火热进行。
现场,一支战斗分队在无人机引导下,迂回穿插,精准抵达“敌”侧翼。在装甲集群的火力掩护下,该分队向山顶发起猛攻,攻占“敌”指挥所。
“作为‘金刚钻’传人,我们就要有这股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战斗精神!”带队执行任务的申连长告诉记者,近年来,旅队多次承担全军重大任务,他们发扬“金刚钻”精神,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探索出一大批新战术、新战法,不断淬炼胜战刀锋。
走进该旅史馆,一面鲜红的“金刚钻”战旗映入眼帘。“这面战旗承载着先辈们的牺牲奉献,也见证了后来者的战斗足迹。”战旗下,一级上士顾建威向新兵讲述着战旗背后的故事。
1942年,为了反蚕食反“扫荡”,新四军2师10团突破火力封锁,与伪军进行白刃格斗,攻克了在淮北地区号称“万无一失的铁桶”的杞岗,被上级授予“金刚钻”光荣称号。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称赞该团“英勇顽强、战斗作风好”。
1946年的解放战争中,该旅前身部队奉命攻打安徽泗县。在西关小窑战斗中,9连2排排长吴克斌带头抱着炸药包冲向敌人碉堡,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五班班长马森贵在战斗小结中总结出“三个没有”的战斗口号:“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聆听顾建威的深情讲述,新兵们一致表示,要像先辈们那样英勇善战、敢于攻坚,为这支部队不断增光添彩。
“让老兵给新兵讲传承,这只是众多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顾建威告诉记者,“旅队引导官兵叫响战斗口号续写新荣光,体现在方方面面。”
多年来,该旅坚持组织“感动金刚钻”人物评选和颁奖仪式,为“金刚钻”3个字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连队晚点名时,官兵都会呼喊“三个没有”战斗口号,让这一信念扎根于心。
“金刚钻”成为官兵心中始终高擎的旗帜,“三个没有”战斗口号融入一批又一批官兵血脉,催生出无穷力量。
2017年,这支英雄部队换羽新生,由传统摩托化步兵团向新型陆军合成旅转型。在探索合成作战新模式和战斗力生成新路子的“时代考卷”前,该旅官兵再次叫响“三个没有”战斗口号,开始了新一轮的加速冲锋——
依托集团军某项试点任务,该旅集中信息化骨干人才开展攻关,顺利打通联合作战指挥链路;将各兵种专业融在一起练,进行“一站式”考核,让各营连间交叉互学成为常态,合成作战思维深入人心;多次承担全军重大任务,结合列装新型武器装备,探索出一大批新战术、新战法……
“叫响战斗口号,如今已成为全旅上下的共识。”该旅领导告诉记者,最近,聚焦“铸牢政治忠诚、打好攻坚之战”深化教育实践活动,该旅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将“金刚钻”这个团的光荣历史和涌现出的战斗英雄事迹编印成册,下发官兵;成立红色寻根小分队,沿着先辈们的转战路线,用直播镜头向官兵讲述“金刚钻”精神形成、发展历程;广泛开展“讲‘金刚钻’战斗故事、看‘金刚钻’战斗影片、唱‘金刚钻’战斗歌曲”活动,重温“金刚钻”精神,激发官兵斗志。
“金刚钻”精神融入官兵血脉,新的能量与活力始终在凝聚。官兵们用实际行动续写“金刚钻”精神的新荣光。前不久,野外驻训期间,该旅官兵刚刚参加完上级战斗力检验评估考核,征尘未洗便展开群众性练兵比武竞赛。官兵们战风沙、斗酷暑,进行极限射击、应用射击等多课目竞技,最终多名士兵被评为“优秀射手”“进步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