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航空大学某场站
“空中观察哨”助力战训保障
解放军报讯 王昊、郭文聪报道:秋日,渤海湾畔,某机场停机坪上,海军航空大学某场站官兵正有序进行保障作业,一场实弹打靶训练即将展开。
孰料,大风呼啸而至,不一会儿,机场上空乌云密布。见状,该场站气象专业骨干张雪川迅即操控气象无人机升空,随后他紧盯屏幕上气象无人机传回的实时数据,冷静分析风向、风速、能见度等数据。
“天气符合打靶条件,可按计划实施。”依据气象无人机提供的数据信息,张雪川果断向指挥员建议。实弹打靶训练如期进行,一架架战机呼啸起飞,直扑目标空域。
该场站气象台孟台长介绍,针对驻地季节性复杂天气特点,他们联合驻地气象部门建立完善气象资料数据库,实现气象信息融合处理、集成显示和快速关联检索。同时,引进气象无人机增强气象保障能力。这些无人机如同“空中观察哨”,让气象预警时间比以往明显缩短,可为训练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撑。
近年来,该场站加速推进战训保障向智能化转型,他们发挥“院校+部队”资源优势,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无人机矩阵,升级优化保障链条各环节,大幅提高了战训保障效率。
“以前,偌大的飞行场区主要依靠官兵步行巡查,不仅用时较长,而且有些点位由于位置偏僻,巡查起来难度很大。”谈及科技赋能带来的变化,该场站外场飞行保障室洪主任感慨地说,“如今,‘空中观察哨’助力战训保障,‘有人+无人’模式有效提升了巡查效率。”
夕阳西下,战鹰归巢。训练结束,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一架无人机迅速升空,对营区围界和风险点区域进行重点巡查,官兵通过回传影像实时分析研判。“智能巡检无人机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升营区全方位监测水平,还可为各执勤点位处置特情提供辅助。”值班的唐参谋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