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
崭新的自己,在“坚持”里
有人问郭嵩焘:为什么湖南这么出人才?他回答“楚人只带三分蠢气,盖孔子所谓其愚不可及。”自古成名者,多由笨干,方仲永五岁能作诗,终究落得“泯然众人矣”,曾国藩天分不高,却将“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做到了极致。
蠢人不善取巧,却勤奋踏实不走捷径,偏偏更有所收获;笨干看起来慢,却厚积薄发不留遗弊,恰恰更接近成功。

在西方音乐史上,人们说,“如果你相信这个世界有天才,那莫扎特肯定是其中一位。”而莫扎特却说,“人们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实际上,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
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结论,同样印证了这个命题:所谓天才,并不能从青少年时期就发现。唯一呈现出强烈正相关性的是:那些被调查者,无一不是投入大量时间,刻苦训练,反复钻研。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不要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天才,也不要把自己的失败归咎给命运。同样,没有人不能获得成功,人生之所以美妙,就是因为每一份努力都能够立竿见影。
齐白石有句名言“不叫一日闲过”,90岁高龄还坚持每天作画,且一画就是五幅。无论多么有名声的大师或是天才,如果没有了勤奋与坚持,也绝没有成功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