侮辱诽谤英烈事件时有发生 英烈名誉荣誉将获立法保护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丁杨 2018-04-09 17:17:31

侮辱诽谤英烈名誉事件时有发生 英烈名誉荣誉将获立法保护

捍卫英烈声誉 法治提供全方位保障

制图/李晓军 图片来源:法制日报

编者按

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8幅巨大的革命历史浮雕,镌刻了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

这是一份长长的名单,他们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构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英烈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出现一种对英烈“污名化”的苗头,一些人侮辱、诽谤英烈,进而歪曲革命历史。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英雄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郁达夫因纪念鲁迅而阐述的名言,至今仍值得深思。

捍卫英烈声誉,不仅是对英雄的尊重,也是对英烈精神、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更是为了在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坚定信念稳步前行。

从今日起,《法制日报》视点版推出“传承英烈精神特别报道”,全面剖析如何用法治方式捍卫英雄烈士名誉荣誉、保护烈士纪念设施。敬请关注。

4月2日,备受关注的方志敏烈士嫡孙方华清诉徐禄飞、余香艳名誉侵权案,在江西弋阳法院达成诉前调解协议并现场履行。两被告当场就损害方志敏烈士名誉一事诚恳道歉并作出书面致歉声明,原告同意谅解并放弃对两人精神抚慰金赔偿的请求。

有所收敛,但仍时有发生——这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吕景胜对侮辱、诽谤英雄烈士现象的评价。

吕景胜曾对侮辱、诽谤英雄烈士问题作过深入研究,他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只有进一步完善法律,提高违法成本和代价,才能有效惩治此类恶言丑行。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立新也认为,加强对英烈姓名、名誉、荣誉等的法律保护,对于促进社会尊崇英烈、扬善抑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

尽快出台法律

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立法保护英雄烈士的呼声不断高涨。2017年全国两会,有251人次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一些群众来信提出,建议通过立法加强英雄烈士保护。

2017年1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草案)》提交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

该草案规定,公安、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网信、民政、工商等部门在监管中有保护英烈名誉荣誉职责;网络运营者发现侵害英烈名誉荣誉的网络信息时,负有及时处置义务。建立对侵害英烈名誉荣誉案件公益诉讼制度,检察机关可提起公益诉讼。

草案还规定,侵占、破坏、污损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侮辱、诽谤英雄烈士,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吕景胜看来,当务之急是完善立法,尽快出台英雄烈士保护法。“英雄烈士保护法出台,对提高国民崇敬、缅怀、捍卫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的意识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公众在内心形成明确的法律预警认知、后果认知,有助于有关部门明确监管职责,有助于形成社会监督机制、形成法律威慑力,有助于形成对英雄烈士遗属的法律保护机制以及没有英雄烈士遗属情况下的国家介入机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