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装备是世界最先进的
“中越边境的扫雷工作是全世界最难最危险的。”周文春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时期,越军在1000多平方公里边境地区设置了300多平方公里雷场,危及云南3个州(文山、红河、哈尼)、5万多边疆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战后至今,有数千百姓因误入雷场伤亡。
为保护边境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扫雷大队于1992年至1994年、1997年至1999年进行了两次大面积扫雷,2001年至2008年进行了勘界扫雷。
“在和平时代,雷场即是战场,扫雷的危险不亚于战争。”周文春望向不远处延绵的山脉,眼睛里闪着光,“但我很荣幸能参与全部4次扫雷工作。”
1992年,周文春从昆明陆军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扫雷大队担任副指导员,开展第一次扫雷工作。经过3个多月的培训后,他和战友们上了雷场。很快,战士们发现了第一颗雷,立刻紧张起来。身为副指导员,周文春要起到表率作用,要求第一个上去排雷。他谨慎地用探雷针一针又一针刺进地皮,估算雷的大小,然后挖开周围的土,露出了半截地雷。战士们站在周边稍远一点的地方观看。此时周文春心里直打鼓:自己的扫雷技术过不过关?万一发生了意外怎么办?在惴惴不安下,他轻轻摸了摸地雷底部,确保下面没有连接别的炸弹后,将这颗雷小心翼翼地挖了出来。
这是一颗月饼大小的诡雷,也是最让排雷战士头疼的雷。这种雷通常被安装上诡计装置的引信室,当战士手工排雷时,稍不留心就会导致雷炸人亡。
第一次成功排雷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战士们心里有了底,而周文春却出了一身冷汗,衣服都湿透了。
尽管扫雷大队的目标是零伤亡,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不可能实现的。1993年,一次排雷结束后,一位贵州籍战士跟在周文春身后下山。走到半道,周文春突然听到“砰”的一声,紧接着就闻到了硝烟味儿。他心想:不好!肯定是踩到雷了!回头一看,在他身后一米多的地方,那位战士虽然站着,左腿的血却“突突”地直往外冒。周文春立马把他抱到安全地带,仔细一看,脚腕炸断了,五个脚趾还连在一起,不停地抽动着。被送到医院抢救后,那位战士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左腿最终被截了肢。
1999年3月13日,扫雷战士王华在天保镇偏马前哨执行第二次扫雷任务。当天收工后,他向雷场外走去。然而意外发生了:一枚隐藏在土中的爆炸物突然爆炸,碎片击中了王华的眉心骨,他不幸牺牲。
说到这些牺牲和受伤的战士,周文春湿了眼眶。庆幸的是,经过十几年的改良,扫雷大队现在的爆破工具和防爆装备都是世界最先进的。以前战士们把炸药绑在竹片上爆破,耗时多效果也不好,现在有了先进的智能爆破工具。过去战士们穿的防爆鞋比较笨重,在山地上很难行走,如今的防爆鞋非常轻便,并且通过了爆破实验,能有效防止触雷后引发截肢性损伤。
“相比前两次扫雷,第三次扫雷工作任务是最艰巨的,要彻底清除全部雷区。”周文春说。截止到2018年2月,扫雷大队已移交30平方公里扫除完毕的雷区,扫除地雷和爆炸物7万余枚,计划到今年底彻底扫除剩余的20多平方公里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