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5月1日起开始施行。
英烈保护法规定:矗立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人民自由幸福和国家繁荣富强精神的象征,是国家和人民纪念、缅怀英雄烈士的永久性纪念设施。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其名称、碑题、碑文、浮雕、图形、标志等受法律保护。

这是1958年5月拍摄的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新华社发
1958年5月1日,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揭幕。今天,正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六十周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你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碑文的由来吗?
1949年9月30日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最后一天,全体代表议定了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外建立一个纪念碑。
纪念碑要纪念谁?
会议上提出:我们的纪念应该是整个的,从这一次人民解放战争——人民革命中牺牲的烈士;一直上溯到近三十年的人民民族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中牺牲的烈士们,再上溯到一百年来,从鸦片战争起当年的先烈们,在林则徐先生发动的抵抗侵略的自卫战争、平英团英勇的事迹,以至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以后各次的革命运动,连同辛亥革命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这样的事迹,总之,在多次的人民革命运动中的牺牲者,我们都应该纪念。
纪念碑的碑文,要表现这几个时代的事迹,一句话是不能包括的。为使不同历史时期都能够在碑文上表现出来,形成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碑文。
这次会议上还有两项选举程序,周恩来同志提出,利用这个间隙举行纪念碑奠基典礼。除去正在监票的各位代表,以及会场上有几位代表身体不太好的,希望其他各位代表连同候补代表,全体参加这个奠基典礼。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为革命先烈建立纪念碑。当天下午六时,毛泽东主席率领全体委员在天安门广场为纪念碑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奠基典礼。图为毛泽东主席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上致词。新华社 发
下午6时,毛泽东同志率领全体委员来到了天安门广场,当各代表就位后,周恩来代表主席团在严肃的气氛中致词说:“我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号召人民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特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建立一个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现在,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我们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外举行这个纪念碑的奠基典礼。”
周恩来致词之后,全体代表均脱帽静默致哀。默哀毕,毛泽东同志宣读纪念碑的碑文。典礼最后是举行奠基仪式,毛泽东同志和各单位首席代表一一执锨铲土并表示他们对先烈的崇敬。
纪念碑的建设由中央财政直接拨款,由北京市政府具体实施,并成立了中央及北京市有关部门17家单位组成的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汇集了全国著名的建筑家、美术家、雕刻家、历史学家及优秀的能工巧匠。

兴建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需的巨大的花岗石碑身石料已在1953年10月13日由青岛运抵北京。图为尚未卸下火车的花岗石碑身石料。 新华社记者张瑞华 摄
从1949年9月纪念碑奠基,1952年8月1日动土兴建到1958年4月22日正式竣工、5月1日落成揭幕,历时9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基占地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碑高37.94米,用17000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纪念碑的全部建筑总重约10000吨。
从碑身东面起,按照历史顺序,8块浮雕内容分别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生动地反映了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历史。
在碑身正面的“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浮雕两侧,另有两幅装饰性浮雕,主题分别为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上层小须弥座四周镌刻有以牡丹、荷花、菊花、垂幔等组成的八个花环,这些花朵象征着品质“高贵”、“纯洁”和“坚韧”,表示全国人民对英雄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由国家兴建的大型纪念碑,是新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大型公共艺术工程,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
今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法律通过后的第二天,负责法律起草工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同志们,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面向人民英雄纪念碑向逝去的人民英雄报告了英雄烈士保护法的立法情况。

4月28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规划室主任岳仲明面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报告英雄烈士保护法的立法情况 。(照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提供)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规划室主任岳仲明表示,他们怀着对英烈先驱和革命先行者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既是向烈士们报告英雄烈士保护法立法情况,告慰英灵;也是为了不忘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的初衷。

4月28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部分同志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合影。新华社记者熊丰 摄
“人民英雄纪念碑已成为国家和人民纪念缅怀为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而英勇献身的英雄烈士的标志性纪念设施,已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激发爱国情感的重要载体。”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法室副主任王曙光表示,在英烈保护法中确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地位,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历史,不忘初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新华社记者熊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