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经108°,北纬21°,中越边境北仑河入海处,万顷碧波荡漾出醉人的涟漪。
迎着“一带一路”建设东风,向海靠边的广西经济活力正沿着陆海边界一路翻腾跳跃。
这是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的广西边海防经济区的发展特色,也是广西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实践下边境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犁剑和鸣边疆固。目睹此番恢弘气象,不禁让人心潮澎湃:这是对气壮山河的历史延续,亦是家国天下的担当。
互联互通,绷紧拱边卫海体系的神经
海风拂面,碧波荡漾。站在“0”号港口码头信号塔台上远眺往来的货轮,防城港军分区政委蔡高才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心起波澜,源于见证,更因感受。
2010年3月,防城港军分区边海防信息化建设进入攻坚期,市委市政府表态坚决:全力支持,毫不保留。
不到一周,一份《关于支持军分区加快边海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就摆在军分区党委一班人案头。随即,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市科技局、电信局和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与部队组成项目建设攻关组。
半年后,防城港军分区构建起集指挥控制、情报侦察等于一体的边海防信息化智能管控系统,实现军地管边控海无缝对接。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边海防信息体系的构建,离不开这片土地上每一份力量的参与。”站在黄金海岸回望历史,蔡高才感慨不已:不管边海防形势如何变化,同心合力才能发挥最大效能,才能真正打破管控困局,破除“门户之见”。
曾几何时,崇左军分区战备建设处参谋李荣仲就领教过“门户之见”的尴尬。彼时,军分区向驻地公安局了解防区涉恐人员出入境情况,但因涉及保密问题,数据分享机制显得不够顺畅。
没有比合力再强大的力量,没有比联防更严密的守卫。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彼此间不仅需要有聚力的意识,更要有合作的胆识和魄力。
2015年6月,崇左市军地签订《军警联控合作协议》,在确保军事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并与武警、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合演练机制,共同拟定联合处突、边境封控应急预案,加强对边境封控、反恐维稳等情况的联合演练。
他们还在重要通道、口岸、边情敏感区设置固定观察传感探测器,对重点通道、口岸和边情敏感多发地段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初步形成党政军警民扁平化、多节点高效连接的大边防管控格局,实现以边防官兵、护边员和辅警、民兵为防控力量的“四级布防”格局。
互联互通,不仅让拱边卫海体系“耳聪目明”,也让海上防卫保障力量“身手敏捷”。去年,海军某部组织海上联合作战演练。在硝烟弥漫的海面上,北海市油料运输、侦察导航、装备抢修等5支海上民兵分队驰骋波峰浪谷,给军舰加注油料,抢修受损战舰,救护受伤人员,圆满完成演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