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这么美,我要守好她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周启青 肖炬鹏 盆世舟 责任编辑:丁杨 2018-08-27 09:12:20

军民一心,齐筑美丽“家园”

“祖宗怎么交给咱们的,咱们也要怎么交给子孙。”西沙金银岛某守备队教导员鄢砚军朴实的话语,道出守岛官兵世代保护西沙生态环境的决心。近年来,西沙军民携手共进,不断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建设新篇章。

“现在大家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但还是存在规划不一,军地分离的问题。”西沙某水警区保障部副部长曾宪平告诉笔者,为加强与驻地政府机构的沟通协调,他们在上级统一部署下,成立了南海岛礁生态环保工作领导小组。

笔者了解到,该领导小组成立后,先后针对垃圾污水处理、病虫危害、医疗防疫、海洋生物保护等十余类问题,开展专项工作,逐步巩固了岛礁自然生态环境,完善了岛礁环保机制。

在永兴岛三沙环保中心垃圾处理场,几名环卫工人将垃圾通过传输带传输到焚烧炉。“燃烧产生的废气都要经过过滤处理,不会给生态环境增加过多负担。”西沙环卫工人符光明说,三沙环保中心设施先进齐全,除垃圾处理厂外,还有海水淡化厂、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等。

早在2014年,该水警区就依托三沙市污水及垃圾处理中心,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站,极大改善了岛屿生活环境。此外,该水警区抓住科研专家上岛机会,请专家对岛内多处水质进行检测,并对西沙海域的水资源保护提出建设性意见。

这两年,该水警区建立了军警民联合巡逻机制。今年5月中旬,西沙海域首次军警民联合巡逻从永兴岛启航,共发现并查证各类渔船40余艘,驱离外籍渔船10余艘,有效打击各类违规违法行为和外国渔船侵权侵渔行为。下一步,联合巡逻将常态化,通过加强陆上及海上监察执法,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及违法作业的行为。这种依托军内外资源,联防联治打造生态保护圈的措施,为西沙生态系统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你是我眼中最深的蔚蓝,望一眼就穿越千年的浩瀚……我的南海,是我的家园,美丽的富饶的天堂画卷,岛屿静如睡莲,无边海连着天……”在这片辽阔海域,一代代西沙人秉承“把岛礁当家建,把守岛当事业干”的豪迈誓言,如一座座蓝色丰碑,日夜守护着这迷人的“海上花园”。

小百科

西沙群岛上栖息着鸟类40多种,常见的有鲣鸟、乌燕鸥、黑枕燕鸥、大凤头燕鸥等。海鸟终日盘旋飞翔,千鸣万啭,自成奇观,素称“鸟的天堂”。红脚鲣鸟在世界上第二大的繁殖种群就分布在西沙群岛的第二大岛东岛上。此外,西沙群岛有珊瑚鱼类和大洋性鱼类400余种,海洋生物主要有海龟、海参、珍珠、贝类、鲍鱼、渔藻等几十种。

(周启青、肖炬鹏、盆世舟)

本版照片由西沙某水警区提供

制图:刘 京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