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之五:家园
高天厚土,吾国吾家
黄海近海,海水浑黄。
环绕着开山岛的这片海水,是黄河染黄的,悬浮着中华腹地、黄土高坡的泥沙。
高天厚土,吾国吾家。
开山岛,连着中南海。得知王继才牺牲的消息,习近平主席作出批示: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去年,习主席还给父女两代戍边的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回信,深情勉励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连续两年,习主席关注着一对守岛夫妻、两名戍边姐妹,关注着这些坚守平凡、创造非凡的可爱而普通的中国人。
华东向东,黄海前哨的开山岛很小,小到不足两个足球场大。
西南偏南,喜马拉雅山下玉麦乡很大,大到堪比一些国家的面积。
无论开山岛,还是玉麦乡,都是祖国版图雄鸡千万羽毛的一根,是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一隅。无论汉族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妻,还是藏族的卓嘎、央宗姐妹,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他们对祖国的忠诚和对家乡土地的热爱,跨越整个中华大地。
连日来,王继才、王仕花夫妻守岛32年的故事,也感动着更多的中国人。“日落满江红,精忠报国八千里;云浮孤岛碧,大义离家三十年”。江苏泰州网友徐兰燕,写了一幅“赞守岛英模王继才”的挽联。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在缅怀王继才的日子里,再唱这首《国家》,很多人对家国情怀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王仕花回忆说:“最难的一段日子,老王还是说,这个岛啊,我们来守别人就不用守了。你姓王,我也姓王,咱们就替咱们老王家守,还不行吗?”
开山岛夫妻哨、玉麦乡两姐妹……我们相信,在中国,这样的人不是极少数,而是大多数。正因为如此,我们这个国家面对种种风浪屹立不倒,面对种种险阻奋勇前行。他们用一种难以替代的方式,履行了砥柱中流的责任。
家家能够屹立不倒,人人可以砥柱中流。这就是我们的新时代,这就是我们的大中华。
主题词之六:关爱
别等明天,从今天做起
原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记者丁勇告诉记者,王继才有个笔记本,专门记载帮助过自己的人。生前他曾说:“我们守岛有寂寞但不孤独,身后有千千万万个好人。”
记者在采访中,也被这样的故事所感动——
2005年高考前夕,王继才的儿子王志国不小心肩膀锁骨断裂,王继才着急了。灌云县杨集镇武装部原部长万道军将王志国接到家中悉心照料,王志国很快康复,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重情重义的王继才提着礼物登门道谢,万道军死活不肯收:“你为国守岛几十年,我为你照顾儿子几十天算什么呀!”
女儿王帆3岁时,从岛上峭壁摔下,昏迷不醒,王继才夫妇高声求救。正在附近打鱼的7条渔船立即收网,迅速向码头靠拢。马力最大的那条船接上王帆,船老大一边开船,一边联系陆地医院作好抢救准备。医生说:“晚送到半小时,孩子就没救了。”
2005年,岸上的老屋实在太旧了,王继才打算修建,又困难重重。县人武部领导帮助协调办齐手续,又安排3个民兵来帮工。镇上的街坊邻居有的拖来一车砖,有的抬来一筐瓦,个把月时间,房屋就修建好了。
小岛缺水缺电,却从不缺爱。在燕尾港镇,码头装卸货物都是要给钱的,但王继才一家例外;王继才3个孩子,从小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孩子们缺什么不管敲谁家的门,乡邻们都会接济一把……
这样的事情,多多益善。不要再让“王继才们”流血流汗又流泪,不要再让他们孤独地登场、寂寞地守望、悲壮地谢幕,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在奋斗的征程上,我们应该如何寻找和把握光荣与牺牲、奉献与代价的平衡点?……
习主席指出,对像王继才同志那样长期在艰苦岗位甘于奉献的同志,各级组织要积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上给予更多关心爱护。
既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开山岛”,守卫“开山岛”的人也应该被惦记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这首诗经久流传,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那么,就让“王继才们”先成为幸福的人吧,让他们守望的每一条河、每一座山都有一个温暖的名字。
更好地关爱奉献者,不需要从明天做起,应该从现在开始。
让我们面朝大海,迎接心中的春暖花开!(武天敏、柳刚、宫玉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