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炊事员到全能精兵,他奋战8年终于走向他的第一个“巅峰”

来源:解放军报记者部 责任编辑:焦国庆 2018-12-04 21:24:13

本是中队人人称优的特战尖兵,一场伤病让他转岗为一名炊事员,但他从未放弃他的特战梦,为了圆这个梦他是如何地坚韧不屈,奋勇拼搏?看下去!

谭云政,现为某部特战第二支队特战六大队十六中队队员。入伍以来,先后参加卫士系列演习、边疆驻训、特战分队比武集训、“魔鬼周”极限训练等任务,多次被评为训练能手、3次被评为优秀士官。2018年9月,在武警部队第二届“巅峰”特战比武中荣获“特战全能精兵”。

8年磨一剑,只为练强打仗硬功

像大多数男孩一样,谭云政从小就有一个军旅梦、英雄梦。

家住被誉为山城的重庆,听着父亲当民兵“百步穿杨”,十发子弹能打出3组重弹故事的他,暗自下定决心,以后当兵就要练就百发百中的本领,在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

高二那年,谭云政的舅舅到家里做客,吃饭端菜间,他被菜盘子烫得缩回了手,舅舅便开玩笑说,“堂堂男子汉细皮嫩肉的,端菜都怕烫,真该去当兵好好摔打磨练一番。”有了舅舅的“助攻”,谭云政参军入伍的愿望更加强烈,就这样,他光荣入伍了。

“当兵就要当一个好兵、尖兵!”当踏上军列的那一刻,这个信念就根植在谭云政的心灵深处,精武梦也随之生根发芽。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新训之初,瘦弱、个小、书生气的他很快就被残酷的现实“挑下马来”。第一次3000米跑,用了将近18分钟,单双杠一个上不去,俯卧撑10个就已经是极限,谭云政被战友们扣上了“后进分子”的帽子。

“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我不信比别人差,不拼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

知耻而后勇。他格外珍惜每次体能训练时间,像上了劲的发条一样,宁可累到两腿抬不动,下楼梯倒着走,也要为自己加量。

为弥补长跑上的不足,特意为自己缝制了两个沙绑腿,连睡觉都不卸下来,仅有的休息时间也全用来蛙跳、跑圈……硬是凭着这股拼劲,到新训结束时,谭云政的训练成绩在新兵当中已是名列前茅,成功甩掉了“后进分子”的帽子。

新兵分配,谭云政被分在了普通的机动中队,这与他心心念的特战尖兵渐行渐远。是金子在在哪都发光,训练中经常和老兵“叫板”,第一次跑5000米,老兵就被他远远甩在身后,器械考核中他身轻如燕,战友称他为“飞毛腿”和“器械小王子”。

“小伙子,这么能吃苦,想来特勤中队吗?”一次在训练场上,特勤中队长见谭云政素质不错,有意将他挖到特勤中队。听到中队长这么问,可把他高兴坏了,因为这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一步之遥的特战梦,却因“偏科”失之交臂。正当谭云政做好准备去特勤中队时,却因为“偏科”不能去的消息,浇透了他心中的熊熊烈火。原来,特勤中队长得知谭云政只在跑步、力量等方面的成绩比较好,射击却很一般,就否决了他去特勤中队。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为练好射击,训练据枪时,别人挂水壶,他挂3块砖,别人休息,他还在训练,平时接触不到枪,他就双手端小凳子训练据枪,经常悄悄到器材室拿模拟枪原地训练立姿、跪姿、卧姿。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初,因素质全面,谭云政被调整到特勤中队,至此,他的特战之旅正式开启。

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从此,谭云政铆足了劲,向一个个特战课目发起冲锋。练长跑,每10公里只是“开胃菜”,半年不到就跑坏了10多双作训鞋;练射击,每次都要随身带个小本子,把气温、风速和角度等数据记录下来,一遍遍向中队的训练尖子请教……

战场无亚军,一切为打赢。谭云政“拼命三郎”的劲头在中队是出了名的,不管是平日里的训练,还是各种小竞赛、阶段性考核,他都要争第一,拿冠军,暗暗与身边战友比较,哪方面不足就练哪里。

一次,中队组织步枪、手枪快速精度射击和多距离、多姿势射击考核,成绩出来后,谭云政又是第一,战友笑着说:“谭班长不愧是‘谭优秀’,又是第一!”从此“谭优秀”的外号传遍整个中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