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疆某旅00后的成长之路:一场关于禀赋的自我觉醒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汤文元 责任编辑:丁杨 2019-05-08 10:35:29

从自我怀疑到坚持内心

成长,在消除偏见中找到存在的价值

纤细灵动的手指,婀娜翩跹的身姿,步伐轻盈,不疾不徐,分明像个少女。2018年,旅春节文艺汇演现场,光线从稀疏的窗口射进来,官兵们地盯着舞台上这只流光溢彩的“孔雀”,一片惊叹。

惊叹很快变成了流言蜚语。“娘娘腔”“娘炮”,这些曾经常出现在周阳涛耳边的词汇,同样在军营不胫而走。事实上,周阳涛来当兵,很大程度就是想摆脱外界并不友善的眼光。

入伍前,周阳涛是一名小有名气的舞蹈演员。早在13年前,6岁的周阳涛便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崭露头角。因为从小练舞,他身材苗条、外貌清秀,听说他要当兵,亲戚朋友说:“打死都不信。”

悲观的情绪让周阳涛产生了自我怀疑,甚至一度吃不下饭。其实,班长王超早在生活和训练中发现了周阳涛骨子里的血性和阳刚——训练成绩拖后腿,他表面无所谓,暗地里却偷偷加练;训练再苦再累,他硬着头皮上,从来没有退缩过。

“军营不是避风港,这里只相信实力。”王超故意拿话激他,“你比别人强,他们自然服你。”

周阳涛在王超的引导下渐渐明白,战胜心魔首先得勇敢地面对现实。他横下心来猛练自己,不到一年,训练成绩从后进变成了先进,还入选了比武集训队。

努力在他的手上留下了印记。因为训练刻苦,柔嫩的双手如今已经多了很多茧和疤。很少有人知道,过去的十几年中,为了保持手关节的光滑和柔美,从小练舞的周阳涛甚至被要求只用勺子吃饭。

“真正变得强大,不是因为守护着自尊心,而是抛开自尊心的时候。”今年春节的文艺汇演,周阳涛把参加比武集训的所见所闻编成了一场舞台剧,把血性和阳刚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一次,战友们的惊叹化作了佩服。

当理想与现实天差地别,偏见有时来源于自己。

黄涛入伍前得知自己当的是侦察兵,老一辈人告诉他,侦察兵和特种兵的性质差不多,“都很酷”。这个从小看着荧屏中的特种兵长大的小伙子兴奋了好几天。

然而新兵下连时,他被分到了一个技术连队,装备不是狙击步枪也不是降落伞,而是一台侦察车。训练场上,看着同年兵神采奕奕,他却只能窝在这台车里对着电脑背理论、练操作,失望充斥了整个大脑,“觉得自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干什么都打不起精神”。

一次训练中的意外收获,却实实在在地让他改变了对专业岗位的看法。

那天,黄涛和往常一样在侦察车里进行模拟训练,电脑屏幕中突然显示出一条来自外国民航的应答。连长任晨告诉他,按照规定,入境飞机必须提供准确身份信息,否则可视为入侵。

黄涛原以为自己的岗位可有可无,甚至后悔来当兵,听连长这么一说,“突然觉得自己担负着保家卫国的崇高使命,热血一下子就涌了上来”。

他开始认真对待每一堂专业课,当得知今年五月陆军组织“侦察奇兵”比武竞赛就有自己的专业时,黄涛第一时间报了名。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