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下连,品尝坚守的滋味
失望与希望并存,我们总是在调整心态中不断变强。
下连后,我的主要任务是执勤站哨。当我意识到,我必须长年累月坚守在一个地方,感觉日子一下子变得漫长起来。寒冬的吉林边陲,-30℃的雪天里,我站在哨位上思考人生:这是不是我最初的梦想?
面前是寂静的森林,身后的营区灯光暗淡,四周一片寂静,静得似乎都能听见雪花落在肩上的声音,寒冷交织着困意,一股想家的情绪不可抑制地涌上心头。
坚持、坚持……这时我才真正明白了军人的使命,读懂了《士兵突击》中那句经典台词“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的真正含义。
那个冬天,我一生难忘。不当兵,永远不会知道半夜下岗后吃一碗泡面的幸福,更不会知道无数寂静的夜晚里,有千千万万战士为了祖国安宁执勤放哨,无论是在街头一角,或是在边防线上的某个哨所,为了心中的万家灯火,他们默默坚守脚下的土地。
开春后,部队工作开始围绕训练展开,一次上哨期间,中队长上下打量了我一番说:“一定得把军事素质练好,过几天你就跟着应急班一起训练吧。”
“是,队长!”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明白,要想当个好战士,军事素质是个硬杠杠。
障碍,过去了是能耐,过不去才是障碍
练习障碍,最让我痛苦的不是矮墙和深坑,而是返程中的云梯。
带我们训练的是一位有着9年兵龄的士官吴明松,要求非常严,眼里从来不揉沙子,训练场上说一不二。
他这种性格,让我吃了不少苦头。一次,眼看就要中午开饭了,新的训练课目来了——返程中,从上云梯到下高板,要求6.9秒通过。但我的成绩,总是差那么一点点。
眼看老兵们都走了,只有我和吴班长留在训练场。他说:“今天炊事班给我们加餐,不跑进6.9秒,中午饭就别吃了!”
一遍又一遍,起跳,想办法借助摆腿的惯性让身体顺利通过,眼看就要到最后一个了,右腿无意中被“卡”了一下,依旧是没能达标。体力渐渐不支,我必须在仅剩的体能“余额”基础上求突破。
在这之后又经3次练习,我终于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了障碍。
这时,战友们已经吃完了午饭,我感觉手有点疼。低头一看,双手的茧子都被磨掉了,血渗出来……到了食堂,我已经没法拿起筷子,一位好心的班长给我端来大骨头汤,我一口喝下去,心中百味杂陈,眼泪也掉下来……
原来,想当个好兵,真的没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