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致军校教员|当时光流过三尺讲台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刘国栋 侯臣平 等 责任编辑:丁杨 2019-09-10 10:28:09

想起我的第一张教学奖状

海军航空大学教员 蔡陈梅宝

从小到大,我一直向往能成为一名辛勤灌溉祖国花朵的老师。若干年后,我圆了儿时的梦想——成了一名军校教员,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传道授业。从教3年,时间虽然不长,但从初出茅庐到站稳讲台,总有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力量推动着我,坚定地迈出一步又一步。

我的宿舍床头上挂着一张奖状,正面写着“蔡陈梅宝教员在2016-2017学年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荣获优秀教员”,署名为“2014级导航工程专业学员”,背面是学员们密密麻麻龙飞凤舞的签名。这是我的“开山弟子们”送的结课礼物。每当看到它,都会让我想起从教之初那段难忘的日子。

2016年8月29日8时,上课铃声像我人生跑道新起点的发令枪,唤醒了全身的每一个细胞。这是我教师生涯的第一节课。

站在讲台上,满眼望去,雪白的常服、利落的短发。“同学们好,我是蔡陈梅宝,和你们一样,也是90后!”台下,131双眼睛中顿时有了笑意。两个半月,60学时,第一轮《大学语文》课程倾注了我的“洪荒之力”——每一句话、每一笔板书,都精心设计反复琢磨。上下班路上、吃饭锻炼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怎样让讲课内容更生动些、深刻些。睡前一闭眼,第二天上课的PPT就像电影般自动播放。那段时间,我整整瘦了10斤。

那一年,我获得了“新教员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被评为“最受毕业学员欢迎教员”。“舍不得大学语文,舍不得教员。”课后学员反馈中的话语让我热泪盈眶。对于一名教员,学生的肯定难道不是最好的嘉奖吗?每当消沉倦怠之时,望着这张奖状,我就会充满力量,重拾激情。

在我办公桌的书架上,立着一枚掌心大小的精致纪念章,雕刻着金色的飞行胸标、辽宁舰、歼-15舰载战斗机和写着“第63期飞行学员”的荣誉飘带,这是我带的第一个飞行学员班次设计制作的礼物。课代表王鹏代表学员们致信给我:“虽然您只教了我们一个学期,但我们从心里感觉开心和幸运。”

时隔两年,我早已不再给这个班次上课,但当年课堂的点滴依旧记忆犹新。为符合飞行学员人才培养特点,我在授课内容中融入了相关案例,通过研讨、辩论、演讲、情景剧以及现地教学实践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提高人文素养,巩固献身国防的使命意识,激发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

课堂内外,我们是师生,亦是朋友。他们会经常拿来自己创作的诗歌小说或剧本歌词和我共同讨论,一起跑3000米时和我分享健身心得。学员们的信任带给我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师生结缘,真心相待,教学相长,彼此成就。我无法陪伴他们一直走下去,但希望这短暂的陪伴,能带给他们长久的正能量,在未来飞得更高、更远、更稳。

那一年,我获得了“大学首届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并被评为“海军航空大学优秀教员”。当佩戴着绶带,和前辈教授们并排站在主席台上领奖时,油然而生的激动和自豪让我不禁湿了眼眶。

三尺讲台,是我的阵地,也是海天雏鹰起飞的跑道。如今的我已经累积了600多课时的“战斗”经验。从教之路,道阻且长。我会一直昂首仰望,用那一份份荣誉,诠释一名教员教书育人的永恒初心,激励自己永远前行。

(图片由张 炜、卢沩宗、谭 安、袁天烁、段承志、张本权提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