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传统课”,让“激情燃烧的岁月”真实再现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刘晓杰 闫飞 付晓辉 陈军 责任编辑:丁杨 2019-09-17 09:50:27

由谁来讲,有时比“讲些什么”更关键

周五下午,听班长说周末有老兵要回连队,担任连队荣誉室讲解员的下士刘正文撇了撇嘴,一肚子的不乐意:又得搞卫生、背稿子,周末要“泡汤”了!

那时的他很难想到,这个周末将怎样影响他的军旅轨迹。

“下面展示的是连队不同时期的英模人物,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周末,老兵如期来队。走进荣誉室,刘正文按背好的稿子为老兵们解说。

“这个,是我。”人群中一位老兵手指一张照片缓缓说道。人头攒动的荣誉室里,这个平静的声音几乎被嘈杂声淹没,刘正文却仿佛听到一声惊雷。

担任讲解员以来,那张照片刘正文已看了不下30遍。照片上的战士正在进行打眼作业,照片下方写道:“硬骨头”战士孙祥林,曾被哑炮炸伤右臂致残,身上残留20多块碎石,还继续充当钻机手,连续3年出全勤……

刘正文怔怔地望着眼前的老兵孙祥林:年过半百,面目和善,中等身材。谈及30年前那次爆炸、手术,以及后来拖着病体重回坑道、伤口破裂送回医院,他语气平静,就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

尽管这些故事刘正文已烂熟于心,但同样的故事从孙祥林口中说出来,每句话、每个字,给刘正文的感觉都跟“背稿子”时截然不同。

接下来的半天,刘正文陷入了深思。他仔细打量荣誉室里那行醒目的文字:“英勇顽强,敢打硬拼,乐于奉献,勇争第一”,然后重新审视自己。

半年前,他分流到这个连队,高强度的训练一度让他感到苦不堪言。来队没几天,他就申请休假,想回家休整一阵。假期结束归队,他却感觉脚步更加沉重,“再熬两年就退伍”的念头油然而生。

老兵来队过后,刘正文就像是换了个人,他决心“在部队长期干下去”,并开始奋起直追。一个月后,他报考了士官学校,并在预考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面对面聆听老兵们的故事,深受触动的不只刘正文。老兵刘东江的讲述,让不少官兵听得眼圈发红。

1971年的一天,连队在深山里修筑炮兵工事。“轰”的一声巨响过后,石块像雨点一样掉落下来。身为安全员,刘东江赶紧吹哨通知人员紧急撤离。见战友们都撤了出去,他才拔腿往坑道口跑,就在这时,一块巨石把坑道口堵死了。

巨石撬不动,又不能炸,外面的人无计可施。6小时后,刘东江硬是从坑道拱顶与山体的缝隙间一点点地爬了出来,满脸是泥、指甲磨掉了、衣服扯成布条、大腿鲜血直流……谁能想到,第二天,刘东江又出工进坑道了。

刘东江讲完故事,赢得官兵热烈鼓掌。此情此景,令王克斌深有感触:“一堂传统课,由谁来讲,有时比‘讲些什么’更关键。”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