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高原无问西东
台站官兵夜间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星空。图片由该部官兵提供
西北某高山,西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通信中队所属的发信台坐落于此。台站很小,占地面积不到3个篮球场大。
然而,在现任台长、一级上士曾东鹏心里,这个台站很大,很大。因为这里无声地书写着军人的坚守,还有他们无悔的青春岁月。
初冬清晨,阳光铺在山头上。曾东鹏起床收拾,开始为那几盆绿植浇水,他仔细把叶子喷得透亮,又用抹布一片叶子、一片叶子拭干,再把它们挪到窗台上。看绿植沐浴着阳光,曾东鹏心里的幸福感一点一点晕染开来。
新兵下连,因为人手短缺,这位“霸得蛮”的湖南小伙,申请来到条件更为艰苦的台站。初到台站,习惯了南方湿润气候的他,便收到一件特殊的“见面礼”:半夜口干舌燥,准备起床找水喝,一摸枕头手上有点黏,打开手电筒一照,才知道是鼻血流到了枕头上。
“适应不了西北的天气,也就适应不了守山的日子。”如今新兵再到台站,他常常把自己的切身体会挂在嘴边。那段“鼻血横流”的经历,每每讲起,总是让他苦笑连连。
那年,上级机关为台站整修营院。期间,曾东鹏和战友暂住临时帐篷。冬天天寒地冻,帐篷保暖效果欠佳,一夜起来,战士们的耳朵和双手突然长了冻疮。
“菜也会上冻。”后来,他们就想了个法子,把菜挨着锅炉放着,像人一样“烤火”。
最难熬的还是无边无际的孤寂。这座山海拔不高,但远离人烟。慢慢地,驻守在这里,似乎没了什么新鲜事,几个兵聊着聊着就没话了,彼此有了一种默契的沉默。
来到台站后不久,曾东鹏也曾难耐下山的冲动。看出他的心思,时任台长单律钧干脆拉着他去“喊山”。他们一起站在山巅扯着嗓子呼喊。
一位老兵在离队前向守望的大山庄严敬礼。图片由该部官兵提供
“喂,有人能听到吗?”只有阵阵回声传回到他们的耳畔。
“你想不想吃汉堡?”
“给我来几个。”
喊完山,老台长跟曾东鹏分享起自己的心路历程。聆听老兵们的坚守故事,曾东鹏陷入了沉思。
彼时,正值春季,一缕阳光的触角掠过山巅,抚过他的脸庞。
放眼远望,满目苍凉,山还是那样光秃秃,曾东鹏内心却在悄然变化,渐渐“回暖”。那天晚上,他在笔记本上重重写下这样几个字——学会与孤寂清冷握手拥抱,坚守山巅站成兵峰。
“别看台站平时安静,必须时刻警惕,战斗极有可能在下一秒打响!”对于战备任务,台站战士们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
“这边电台有问题,请配合速查原因!”一天夜幕降临,旅指挥所值班员打来紧急电话。
二话没说,正在值班的曾东鹏先是对某型电台进行自检,发现各项参数正常后,又把目光锁定在房屋楼顶的天线调谐器上。他拿来梯子,呼哧呼哧爬上去,调整好呼吸,待在一旁侧耳细听,这次没能像以前一样听到“滋滋”电流的声音。
“十有八九是这里出现了问题!”说话间,台站另一名老兵、一级上士常晶钧也加入抢修。不久,电台恢复正常。
守站的岁月,心中也有希望。这些年来,战士们在台站种了许多小树。在曾东鹏和战友们的悉心呵护下,小树一天天长大……
“院子里有37棵松树和20棵白杨树!”曾东鹏对院内的这些树如数家珍。今天,道路两旁的树,就像是庄严的卫兵一样,守护着这座营院。
“守在这里值不值?”面对新战士的问题,曾东鹏把目光悠然投向这些挺拔的树。
青春无问西东,岁月自成芳华。从这位16年老兵清澈的眼眸中,新战士已然读懂了答案——值得!为祖国站岗,我们的根早已深深扎在了这片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