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在炮火纷飞的边境战场上,原成都军区某侦察大队侦察连出色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战斗任务,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侦察连”荣誉称号,连长邱枢荣立一等功,指导员崔文被军区授予“英雄指导员”称号。
今年以来,在新老指导员交流活动中,崔文多次受邀与空降兵某旅“上甘岭特功八连”党员骨干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基层带兵人如何更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平时心心相印,战时不惧风雨
■崔 文
图①:上世纪80年代,时任指导员的崔文(右)与战士合影。图②:上世纪90年代,时任教导员的崔文(后排左三)与退伍老兵合影。图③:崔文近影。图④:上世纪90年代,时任团政委的崔文(前左)与团长带队参加阅兵。作者供图
1987年,我所在部队接到参加侦察作战命令,组建侦察连,抽调我担任侦察连指导员。上任伊始,首长和机关同志向我介绍连队情况,重点谈到发挥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的问题。的确,面对即将奔赴战场的官兵,党员干部敢不敢喊出“让我来”,能不能叫响“跟我上”,直接关乎军心士气,关乎战斗作风,关乎胜败荣辱。作为连队党支部书记,我与支委一班人商议后,向全连党员干部提出“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候敢站出来、危险时候要献出来”3条标准,为官兵打好样、带好头。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我原来所在连队是高射机枪连,与侦察连训练内容不同。和官兵一起参加临战训练时,我的体能、技能有些跟不上,但作战任务就在眼前,全连官兵都在看着,我跟自己较上了劲,下决心“速成”。
专业不对口,我虚心向有经验的干部骨干请教,恶补侦察作战指挥相关知识;参加20公里武装越野,我咬牙坚持,想方设法跟上训练节奏;攀登、格斗、捕俘……我一次次向高难度课目发起冲击,在战前补齐短板弱项,决不带着问题上战场。
有人说,过硬的军事素质就是无声的号令。从战前编组时被编到接应组“打配合”,到陆续调整到火力组、捕俘组,我从“白面书生”变成“黑脸张飞”,渐渐取得官兵信任,一步步走向战场最前沿。
前推到一线,一切为了作战,生活条件当然比不上后方。我和连长邱枢商议,越是这个时候,党员干部越要带头吃苦,发挥模范作用。前线住宿条件稍好的是砖房,其次是板房,差一些的是帐篷。我们连刚到前线时,全连官兵住的都是帐篷。后来,上级先后给我们连调整了几间板房,连队干部始终坚持把板房留给战士住。当时连队干部都坚持同一个想法:“全连只要还有一个战士住帐篷,我们就不进板房住。”
刚到前线时,官兵吃饭的时候有桌子,但缺凳子,连队经常出现党员干部站着吃、战士坐着吃的情景。部队要上战场了,地方送的慰问品比较多,那时候物质条件不像现在这么好,不管是什么慰问品,大家都很稀罕。发放慰问品时,各班排总是先给战士发,有剩余的才发给干部,不剩就不发。
一次夜间抵近侦察时突遇大雨,附近刚好有一个能容纳十七八人的山洞,而我们当时有20多名官兵。我和连长当即决定让战士全部进洞,干部守在外面。许多战士不肯进洞避雨,我们就把他们一一推进去。那一晚,我们7名干部披着雨衣,一直守在洞口,守到黎明。直到今天,老战友聚会时再次提起这件事,大家依然充满感慨:“跟着这样的干部打仗,我们心里踏实。真到了生死关头,这样的干部不会把你扔下不管。平时能给你挡风雨,战时就能给你挡子弹!”
部队有句老话,打仗打的是党团员,打的是干部。我们连每次外出侦察、作战时,走在最前面的是干部;回撤时,走到最后面收尾的也是干部。捕俘作战通常要编几个捕俘组,我们要求每组必须有干部,并且第一个跃起的捕俘手是干部。
1988年初,连队第一次执行捕俘作战任务。作战区域散布着地雷,到处是一人多高的蒿草,几乎没有路。时间紧、任务重、危险大,我果断下达命令:“跟我拉开距离,有埋伏我先对付,大家踩着我的脚印走!”两个敌人进入伏击圈后,排长季明涛和副班长迟文革瞅准时机从草丛中跃出,每人锁住一个敌人的喉咙。班长暴世武、战士刘永革迅速从另一侧扑上去,分别抱住敌人,将敌人制服。这次捕俘,我们用时很短,没放一枪一弹,无声战斗无声退出,取得胜利。
1个多月后,连队再一次执行捕俘作战任务。那是一个炮火与枪声交织、勇猛与悲壮同在的夜晚——
凌晨时分,我所带领的侦察小组活捉两个敌人后,与敌一个加强连遭遇。枪林弹雨中,我指挥战士押着俘虏迅速后撤,副连长陈学民、二排长唐道权担任掩护任务,不幸被敌人包围。
一道难题摆在我的面前:大部分官兵已经脱险,敌众我寡,怎么办?快速评估战场形势,我派人押解俘虏先走,自己留下来带领其他官兵展开营救。那一晚,我们冒着炮火4次冲进敌人的包围圈,令人痛心的是,我们赶到时两位战友已经牺牲。面对他们的遗体,官兵泣不成声。大家说,宁愿牺牲的是自己,也不愿是平日里如父如兄的副连长和二排长……
一个战壕里的官兵生死相依,一条路上的战友肝胆相照。干部迎着子弹向前冲,就能够带出响当当的部队、嗷嗷叫的兵。
在后来的一次行动中,我带领的侦察小组再次与敌人遭遇。官兵英勇战斗,毙敌数人,回撤时遭到敌人炮火反击,堵住退路。4名同志抬着重伤员,两名同志照顾轻伤员,我和几名党员走在最前面探路。我们反复与敌人周旋,先后4次改变路线,艰难爬行穿过一个个暴露地段,终于脱离敌炮火封锁区。
向后方撤退时,我们被一条河挡住去路。我和军医王永祥,战士李龙彪、曲英晨等8名党员率先跳进齐胸深的河水中,搭起了“人桥”。大家托举着简易担架,先把重伤员安全转移到对岸,又让其他战友踩着我们的肩膀过河。众人齐心协力,迅速撤离战场。
在前线1年多的时间里,我们连先后有78人荣立战功,76人火线入党。平时心心相印,战时不惧生死。在血与火的考验中,连队党员干部立身为旗,全体官兵前仆后继,刀凿斧刻般铸就“英雄侦察连”的英雄形象。
我们的经历再次证明,“坚持党员干部带头、以身作则”这一优良传统具有强大力量,任何时候都必须传承好、弘扬好。
(田肯整理)